诗界美林集湖北省古代文化

屈原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吗?

2017-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国学

屈原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只不过他不遇明君,空废了他一身才华和一腔热血。

屈原之于楚国,正如商鞅之于秦国。只不过楚怀王比秦孝公不知道要差到哪里去了。

楚国的国势,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在怀王即位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这是百度上的评价,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楚怀王时期,楚国的国势是不断地走下坡路的。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怀王任人唯亲,不信任锐意改革的屈原,导致变法在触及贵族利益的时候,半路夭折。

第二、怀王个性犹豫,又刚愎自用,导致多次被秦国玩弄于鼓掌之间,元气大伤。

关于第二点,熟悉张仪诳楚典故的人都知道,张仪靠着嘴炮,忽悠的楚怀王损兵折将,在蓝田之战中被秦军斩首八万,自此一蹶不振,再没了争霸的实力。最后被秦昭王诳去武关谈判,被扣为人质,最后身死异国。

这样的结果,直接原因是楚怀王在外交中对形势判断不清,而根本原因还在于楚国的实力不足。秦昭王即位后,能在外交上那样的强势,揉搓的韩魏楚三国无话可说,也依赖于秦国在发展多年之后的超强实力。

战国时期,每个国家实力的突飞猛进,都离不开变法。

而屈原主持的变法,却因君臣不睦宣告流产。

楚怀王初年,屈原入仕,后迁升为左徒,主持变法,根据汤炳正先生的考证,屈原的变法包括六个方面:

1、奖励耕战,奖励农耕。

2、举贤能,唯才是举。

3、反壅蔽。也就是要破除君臣、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障碍

4、禁朋党。

5、明赏罚。

6、移风易俗。

从内容看,这是屈原针对楚国贵族体制的弊端,实行的初步变法方略。但由于触及了楚国贵族的利益,遭到记恨,于是有很多人向怀王进谗言,诋毁屈原。

这时候,楚怀王和秦孝公之间的差距也就出来了,在本国贵族的压力面前,秦孝公力挺商鞅,即使儿子被罚也一声不吭,这就给变法带来了极大的助力。反观楚怀王,儿子的几句谗言,就能让他疏远屈原,那屈原主持的变法,能实施下去,才有鬼了。

最终的结局很清楚,秦国日渐强盛二楚国风光不再,商鞅虽遭车裂,也只是政治斗争失败的下场,至少人家是战死的。而屈原呢,在祖国遭逢大难之时,只能如游魂野鬼般徘徊在江河之畔,空有一腔爱国之志却无所作为,最终郁郁而死,成了让大家怀念千古的大诗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