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计划回顾总结

2018-05-03  本文已影响99人  小狮子1024

做周日计划已经一个多月了,自己竟然没有对整体进行回顾,没有去从更长的周期看自己的问题,总结一下自己掉过的坑,自己对于周日计划以及回顾的理解。
感谢小鱼以及Linda姐,让我去输出来成长。
感谢Up+番茄在周日计划方面的帮助。


Q1:关于周日计划以及回顾,你觉得它的关键点是什么呢?

我觉得,关键问题是:提升自己的觉察能力,然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然后再去不断的优化改进自己的周日计划,让自己对于每天的把握,对自己的了解越来越清楚。

从这个套路里,我看到了 PDCA模型里的大环套小环,让自己不断迭代成长。

关于觉察,再次提供一个觉察模型——ORID

觉察是反思的先决条件,反思的目的校验我们的假设体系,让我们做的决策更加好。决策好了,那成长当然就会更快了。

Q2:关于周日计划的制定,你真的清楚你每天制定的是什么嘛?

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你需要知道目标管理里面的最小必备知识:行动、计划、任务、目标、目的定义都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个人理解,可能存在错误,建议看原文

行动:你可以一步完成的,不可细分的事项或事情。
任务:多个行动有机组合形成的整体。
目标:眼睛可以看到的标准。
计划:是为了达成任务的整体目标而对任务分解出的行动进行排序的方式和结果。
目的: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

在目标管理中,行动是我们唯一能够去执行的!关于其中的一步完成以及不可细分这个要看个人的能力,我们一般都会高估自己的行动能力。在周日计划 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澄清自己的行动能力,这样我们才会制定出更加符合自己现实的计划。

任务-目标-目的 之间的关系.jpg

关于任务,基于不同的目的,我们会有不同的目标,面对同样的任务,我们也会分解成不同的行动。这里可以举一个关于读书的例子,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关于读书这个任务,有三种目的,分别是为了理解力的提升而阅读、为了获得资讯而阅读、为了消遣而阅读。我们必然有着不同的标准。为了提升理解力,我们必然要加入我们的思考,以及很多的阅读技巧;而为了资讯而阅读,我们需要一些技巧来提取关于这个资讯的信息;为了消遣而阅读,我最低要求只要能看懂其文字进行了。还有一个关键是:不同的人即使面对同一个目标,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来对任务进行分解。比如,我们同样为了理解力的提升而读书,但是我们掌握的阅读方法、技巧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对于文字的分解也一定是不同的,这样我们的理解也就可能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们都只是片面的看待这个问题。

目标是任务的固有属性。拓展延伸一下,也可以说 任何行动,都是要目标的,即都是有标准的。

关于标准,我们可以用RSQC模型来制定标准。RSQC中的四个元素分别是:范围、进度、质量、成本。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制定我们的标准。

关于计划,包括"排序"和“排序后的结果"。其中可以利用 WBS方法。

关于目的,其背后是价值观,你到底想要些什么呢?

更加详细的理解,请阅读永澄老师的永澄:任务、目标和计划都是啥?它们之间啥关系?

对于这四个词的概念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之后,你觉得你每天制定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既有行动,也就分解过的任务(计划)。

从这里反过来想,你的计划之中为什么会有一个写了一个被你拖延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事情,因为它是个任务啊,你不能立刻去执行!甚至有时候对其分解都是非常困难的!

Q3:为什么有些行动,写下来了就是不去执行呢?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让我去做这件事呢?

想做而不去做,能力被内耗掉了。你可以拥有两个相互冲突的信念。

你可以并没有澄清做这件事的价值,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只有目的清晰了,你才会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你可能跟我一样还很容易被大脑控制着,去做那些简单不费脑、追求感官刺激的事情,比如说,刷朋友圈、刷微博、玩手机、看视频等事情。

关于内耗,我的觉察能力还太低,还不太能觉察到那两个相互冲突的信念。如果你有很好解决内耗的思路、方法什么的,能教教我嘛?

关于澄清价值,我觉得可以利用PORT模型——管理者第一思考模型。

关于被大脑控制,可以利用WOOP模型;在做事的时候可以利用沉浸——想象自己被大杯子罩住了,只能干当下这一件事!不做完它,不能出去做其他的事情!

如果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面对任务就是不想去做,而总是逃避。那么你可能在低潮期,这是正常现象。关于如何缩短这段时间,恢复动力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能需要向外求助。比如说你的周日计划制定的小组成员。

Q4:你的日回顾还是原版嘛?你是否清楚其背后的逻辑呢?有没有进行自定义呢?你是如何对待你的日回顾的呢?

所有的简化都是以其背后更多的复杂操作为代价的.jpg

你的日回顾还是原版嘛?你清楚其背后的逻辑嘛?如果你了解其逻辑了,那么你有没有对其进行优化改进呢?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面对自己的现状,利用其对某一方面进行降维利用。毕竟原模板上,只有对日计划制定与执行的觉察、反思、迭代。比如说,可以加上对自己身体的觉察,每天对一件事利用[ORID模型](https://mubu.com/doc/1L2EQ0TWGw)进行降维分析,来让所有发生在我身边的事,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觉察自己是否存在什么模式\特点,自己是否存在什么偏见等。你也可以加上对自己的认可以及自己承诺了什么,我们往往会把那些随口的承诺而忘掉,从而导致给别人留下不诚信的标签。

我通过这次回顾自己一个多月的日回顾,发现自己总是匆匆的将日回顾完成,然后早点去睡觉。为了赶时间,总是把最关键当然也是最难的关于某件事的觉察给放弃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坑,因为只有认真做好回顾,反思并付出实际才能让以后的日计划、执行以及个人变得更好。连觉察都匆匆省了,那怎么会有反思以及实际行动呢?

Q5:在假期中应该如何应对我们的日计划以及执行呢?

这是我很容易掉的坑,谁让还是学生星期天多呢?这个问题,我向你提问,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嘛?有什么理论需要我学习的嘛?

参考个人资料

日回顾总结(四月份到5月3号) https://shimo.im/docs/l0KnArOHYkwbJkLH

ChangLog

180503 19:08 - 21:16 建立并书写该文 by 小狮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