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

重读论语125

2025-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饮酒扬波

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

孔子当大司寇,请原思为私邑宰,年俸“粟九百”。“九百”后是什么单位呢?当时人都知道,就像现在的“元”,问答工资多少也只要说个数字。

当时人的常识,后人则一头雾水,到底多少呢?孔安国曰:“九百,九百斗也。”朱熹不认可,“九百不言其量,不可考。”

“与”,赠予。不是家宰俸禄。如果是俸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鲁、卫“粟六万”,原思“粟九百”就有点少了。

与上一章对比,冉求自作主张给公西赤老母八百斗,孔子最多批一庾(十六斗),教训冉求:“周急不继富”。而给原思九百斗,是因为原思“贫”,《孔子家语》:“清净守节,贫而乐道。”上一章谈“继富”,本章则是“济贫”。

原思还不肯要,“辞”。孔子说,不要推辞,多了可以送给周边需要的人。

《庄子》:“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