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你拿什么告老还乡

2016-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zizisunny

乡村的变迁总让人有些五味杂陈,十年前的那个年代,我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很极端,要读书,要上好中学,要考大学,要上好大学。那个年代,孩子能上大学是最光耀门楣了。所以在八十年代出生的这一辈中,你会看到有很多留级,复读,这不鲜见,看过个报道,一个学生重考了五次或者八次!

早先的从农村跳入城市的幸运儿就有通过这样的渠道,考出去,包分配,再加点体制福利,城市安家不成问题,尝到了改变命运的甜头,八十年代农村父母便都发奋让子女拼命读书, 在最艰难的时期投入最多的教育成本,以期改变命运。

后来,遇上大学生失业狂潮,这就开始不淡定了。我所在的乡村,以我们为代表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都差不多三五年,有的安了家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城里人,也有北上广深漂着的,他们本身就背负着更多的希翼,又无背景指路人。从毕业开始也就要承担着全家的各种大事小事,最轻装上阵的时候,他们是步履蹒跚。逼婚是普遍的,而与结婚相对应的,结婚条件让家族更是步履艰难,沉淀个十年,奋斗稍微好的,父母早由于过度操劳没了享受这份成果的机会。后辈的年轻父母在子女教育的投入上多有迟疑,与其是说迟疑,不如说是认命,是绝望,是对于改变命运的绝望。现在,随处可见的初中毕业就没了兴趣读书,或者在高中也没多大志向一定要考重点大学。

村里人,最常见的就是打工,或者进厂,或者跟家人一起做点生意,或者进工地,或者可怜点的,听信一夜暴富而被骗传销的,而也有甚者,女孩子稍有姿色的挣钱于风月场。等等等等,挣钱了的,先考虑着安家在城市,没挣钱的,挤兑父母,混吃混喝,麻将扑克不离身。房子也有了呢,那就麻将场上过生活。种地,没人种,田地大多是些宽厚仁慈的父辈经营。养儿养老?太难!多的是日日破口大骂的小辈和委屈求全的父辈,更有甚者,亲儿子挥手向父辈的有之。

不是有养老保险吗,难?按照中国人的体质,过了60岁,人就开始走下坡路,经常有个头疼脑热磕磕碰碰不在话下,而农村养老保险,本身年龄设置就门槛高,农村里面,最可怜的是60到70岁之间的这些老人,没有养老保险,本身身体素质也无力支撑他们再从事过重的体力活,而子女也是处于压力最大的时期,好点的给点而且免不了气受,不好的,分文不给不说找气受。找子女要生活费,难难难!

那么那些还在城里打拼的这辈年轻人了,他们的养老又在哪,有本事的已经规划好了养老,没本事的,当他们体力丧失,高昂的生活成本逼着他们回乡,是城市发展的代价也是无赖无情的自然法则。

虽然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方式告老还乡,但是我知道,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曾经承载着那么多父辈的成全,无论如何,都够不成放弃家族责任的理由,也够不成妥协生活的理由,当时是怎么出发的忘不了。

很喜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从初中看到大学,一遍遍看,总觉得那里面的乡村让我感动,让我热泪盈眶。归根结底,你我都是平凡人,只要我们在追寻着我们的梦想,追寻着人最本真的善意,任何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从这个角度讲,光耀门楣也好,你是解甲归田也好,或者你只是村里曾经的二蛋,都好,这才是作为人最可爱的部分,不是吗?好好想想,告老还乡,或许只是一种寄托,有了寄托,哪里都是故乡。那么,晚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