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声当日推文点赞专题简园花影

心安即是归处

2025-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凤凰竹语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累计六小时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

这本书收集的是季老八十岁以后所写的文章。书中更有多篇文章写作时,季老已高达九十五岁,即使季老在九十五岁生病住院的四十五天里,也是笔耕不断,我为老先生的勤奋深深感动。

季老经历过的人生轨迹,大部分时期正是中国动荡不安的年代,他的人生可谓大苦大悲,命运更是跌宕起伏。但季老的一生不争不辩,不怨不艾,经历千辛万苦依然满怀天真,执着于自己的执着,真正的做到了安于当下,心安即是归处。

季老的一生,是刻苦学习、甘于奉献的一生;更是自得其乐,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一生。

季老的贡献不仅仅是无可替代的学术,还有人文自然、人生禅悟等等的精神财富。

季老更是世界上仅有的精通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为世界吐火罗文的研究工作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本书里季老用他质朴的文字向世人传达一个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归处,心安也是为人处事的准则。

仅是书名《心安即是归处》这六个字,就足以令我终生铭记于心了。

特别喜欢季老在书中说的一段话:“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季老真是拥有大智慧的人,这段文字把人的一生所处的关系说得清楚明了,让人醍醐灌顶。

季老说,自己不过是中人之才,一生学术工作靠的就是勤奋钻研。

“中人之才”是季老对自己谦虚的评价,勤奋钻研是季老终生严恪自守的必然坚持。

读季老的《心安即是归处》,莫名的让自己心静了下来。特别喜欢季老书中所写的的几只猫,个个神态逼真,个性截然不同,读来仿佛那几只猫就是自己所养,不由得深深喜爱上了。

季老爱猫,爱一切弱小的事物。

印象深刻的是季老养的一只白猫,小的时候娇柔可爱,常常与季老酣睡于床上,有时候压在季老胸口上,季老常由此醒来却不敢动弹,唯恐惊扰了猫咪的甜梦。

这只白猫老年的时候,性情大变,变得狂燥不安,依着季老的宠爱,常常随时随地大小便,更时常尿在季老床上、书桌的书本及稿纸上。季老及家人都予以包庇,但长此以往季老的书稿损污严重,家人不得不驱赶它。而季老却时常打开窗户唤它回家,更在夜晚提灯在外寻找它,直到最后再也寻不见了。季老伤心了很久,友人又送来长相神似的白猫,季老才渐渐平静了心情,将那只白猫放在了心底。

更令人敬佩的是季老自己写文要求摘去诸多的头衔,如“国学大师”等等,季老认为的这些虚名,却是人们奔赴终生、难以想象的功成名就。而季老却都要摘了去,恢复自然更可心安。

喜爱这位耄耋老人絮絮叨叨地讲读书、讲猫咪、讲生活、讲人生信条。从朴实纯真的叙述中感念这位心怀天下、虚怀若谷的老人。

《心安即是归处》与东坡先生的诗:“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理念大径相似。这是一本值得更多人阅读的好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