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博园参加婚礼的随想
图/文/霖山
—1—
上个月我到北京园博园参加了一场婚礼。现场没有收红包的签到台,也没有豪华的排场,具有特色的婚礼让人耳目一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每年参加好几场婚礼,这是今年参加的第二场婚礼,这个月还有一场要参加。
每个人的婚礼,都会因为每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和每一对新人的追求不同而不同。
近几年参加的婚礼通常都有签到台,新郎新娘双方的亲戚朋友各1—2名在签到台张罗。来宾在签到簿上签名后,掏出红包,签到台的工作人员会问是新郎的亲戚朋友还是新娘一方的?如果是新郎方面的来宾,就由新郎方的工作人员收红包并登记,如果是新娘方的则由另一个人收红包,并登记在另外一个本子上。
今年三月我作为介绍人参加婚礼,签到台的人一下子不知道该谁收红包,情急之下叫来了新郎。
—2—
园博园露天签到很新颖,像某某电影节,立了一个很大的签到幕布,每一个来宾都像明星一样,在巨大的幕布上亲自签名,很多摄影师在旁边拍照。
婚礼在某园草坪上,围绕在周围的郁郁葱葱的绿树和竹椅让人感到清新自然。婚庆公司布置的许多红玫瑰、椅子上系着的红丝绸和红气球烘托热烈喜庆的氛围。纯白的椅子垫,在红与绿之间显得格外干净。婚礼现场整体感觉简约时尚、隆重喜庆。
北京某报董事长作为主婚人致辞,他说二十多年前自己结婚时是自己的老师主婚的,老师一生婚姻幸福,自己的婚姻也很幸福,希望一对新人幸福美满。
北京电视台两个著名主持人当司仪,他们自我介绍时说自己是专业的主持人、业余的司仪。
一对新人是在澳洲留学时相识相爱的。他们在异国他乡,互相鼓励着度过了艰难而孤独的留学岁月。
新郎留学十多年博士后毕业,不顾多家机构和公司的挽留,决定回国发展。他的博导专程从澳洲飞过来参加婚礼,作为证婚人上台发表了真诚的祝福。
—3—
婚礼给我最大的感受不是谁主婚,来了多少摄影师,也不是谁主持谁证婚,而是两个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和懂得感恩和回报的情怀。
新娘回国三年创办了三家公司,去年营业额超过一千万。
新郎回国创办两家公司。目前已经开始盈利。
两个不到30岁的海归居然已经创办五家公司。
从他们轻描淡写的叙述中,我仿佛闻到了辛勤奋斗的汗水的味道,看到了熬夜赶论文的执着的身影。我对这一双白手起家的新人能学敢拼的勇气和魄力深深敬佩。
新郎的母亲没有上过大学,当年为辅导儿子的化学,她居然把化学教科书都背下来了,他的高考化学得了满分。这件事对新郎启发很大。他意识到,一个人心中有信念,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哪怕起步不是那么高,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年轻人肯吃苦愿意奋斗,社会就有希望。年轻人懂感恩愿意回报,人世间更温暖。
祝福一对新人新婚快乐,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