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个粉丝,也可以写出1000000+的文章
真的是百万加,不是我多写了一个零哦!
这不是标题党,却绝对是超越鸡汤干货,绝对可以激励那些还在苦苦码字的朋友们,当然这篇爆文不是我写,但是我拿出来说,必有它的价值,他是一个跟我一样,刚开始写公号不久的,公号是“桥下有人”,有空去看看,研究研究吧!他在高二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获得过二等奖,证明了他拥有过硬的思维和文笔! 从此激发了他以码子为生的道路,
其实我平时也在想,依我现在的文笔,不说有多好,把一件事讲清楚,说明白是没问题的! 至于深度和见解程度,那是另一回事了。
有时候在圈里也跟码字的朋友说,你文章写的不错,至于还没写出爆文来,主要是没好故事而已了,有好故事,你肯定也可以写出爆文来的,这样的鼓励别人,其实我内心也用这样的方式来鼓励自己,希望自己的努力,不久也会写出100000+的爆文来!
其实刚开始看到上面讲的那篇爆文,我就立刻去搜他的公号,拜读了他几篇100000+,发现,他的行文方式很像咪蒙句子式的口语话,简单通俗易懂,看似简单,其实句子和段落之间衔接的非常好,逻辑和想象力相当丰富,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之所以他们的文章有那么多人看,受众如此之广,首先他们的简单口语化,阅读轻松无压力感,再加上故事有代表性,可塑性,自然受欢迎,反而是那些大量使用各种词汇的,或者利用文言文类的古风,看似很有文化感,但是可能苦了那些文化不高的读者,再说文化高的有学识的人真的喜欢你这种文言文式的古风吗?未必。
现在不是流行有句话说“得屌丝者得天下么”,再说咪蒙是个文学硕士毕业,在知名传统纸媒深耕多年,经验极其丰富,为什么她拥有极好的文笔,却选择口语化的行文风格呢!说白了还不是为了迎合各类群体,像她这样有能力善于思考又努力的人想不成功都很难。
看了他们,再来说自己,归根结底不管怎么写,这条路怎么走,文章别人怎么看,每个人的形式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语言模式,并且坚持自己的思路,在自己的思路不断改进和迭代,走出自己的风格,杀出一条路!
当然要想写好,阅读量必然要大,写作量也必然要大,而不是诗兴大发般的来就来,当然说这些话,首先自己不是什么大咖,没有什么大作,不过多读多写,多去研究还是可以看出一些规律来的,写作本来就是个性化,我不会太去权衡顾左顾右的观点,
左就是左,右就是右,有时候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模式写出自己的见地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模仿固然是不错的学习方式,但是模仿最终还不是服务于自己的风格呢!你写好了文章发出来,然后有人给你点赞,甚至打赏,那简直是成就感爆棚啊!
写文章它不像数理化,学不好的人会讨厌会憎恨也会易于放弃,但是你有你自己的思维,把数理化写的别有有趣,跟解毫无关系,你可以写出你的聪明方法,或者写写你笨方法,思考瞬间的某个问题,来个怪怪的段子,发现一个不为人知的新方法等等可以说是别人猎奇的东西,展现出来,反而真实有趣。
有的专门写笨,有的专门写聪明的,有的专门写别人没发现过,或者发现过后的新现象,所以现在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都有人写,要写就那个另类的,不一样的,不好,只要写出来,只会越来越好。
努力吧,取长补短,不断思考,坚持所写你独一无二内心的东西,会有10000+的,哪怕没有,我就看你们的,不错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