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儒、道是对中菓人(请原谅用了别字,我不知道是不是中g人的……也不让说,反正有两篇文章被锁里面都有这个词。也没法问啊,干脆不用了,用别字。)影响深刻的思想体系,在我们身上的烙印之深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其中“天人合一”的理想是道家特别崇尚的,同时也是我们传承至今仍然认可的文化理念。
天人合一的理念最早体现在老子这论述里,而庄子更加深入地表述了这种思想。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句话出自《庄子.齐物论》,这句话义理很深,普通人可能很难理解。若非是明心见性的大圣大贤,也是万万不可能讲出这句话的。
我们普通人的执着心、分别心很强,很难把“我、天地、万物”这三者联系在一起,总认为我就是我、天地就是天地、万物就是万物,其实这是因为我们与圣贤站立的角度不同。
如果我们能够暂时把心中执着的那个“我”放下,将身心融入茫茫自然之中,站在整个宇宙时空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就和山川草河流、花草树木一样,没什么区别,都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打个比方,我们身上的所有器官、肢体、血肉、皮肤、毛发、骨骼等等,共同组成了一个我们心中的“我”,那这个“我”到底是谁呢?是心脏、脾胃、肝肾,还是手、脚、头?可以说哪个都是,也可以哪个都不是,但它是一体,没有远近之分,没有亲疏之别。我们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这些器官、组织之间的关系,没有分别,都是一个“我”。
世界与我们息息相关。
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哪一种威胁我们能够躲得过去呢?在这些威胁之下,又有哪一个人是特殊的不会受到伤害的?
我们个世界是一体的!
这个道理说起来好像大多数人都明白,但是,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减少对自然的伤害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自觉自愿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爱护自然,克制欲望呢?
好像大家都觉得自己并不是应该对这些人类大问题负责的那个人,那么,那个人究竟是谁呢?
这就是普通人和圣者的区别。普通人说人与自然和谐,但行动的时候总是为了小我不惜损害自然,还感觉自己占了便宜,普通人真正关心的是满足小我,同时跟其他人进行比较,感觉自己从自然当中比别人得的多,就是占了便宜了。
真正能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会有自然负责的,这样的人应该是有圣人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