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明确底层认知,“坚持”不会是一纸空文

2023-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糖晓路

生活中你肯定遇到过无数困惑,比如:

羡慕别人读很多书,但是自己买书放在书架上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看到身材好的人,自己在跑步机上跑几回,然后也没有然后了

想成为XX那样的人,但是坚持不了几天就变回原形

我们都是普通人,以上这些普通人的困扰大部分都有,所以,我们特别想知道如何跳出这个怪圈。

周岭来了。

在他的第二本书《认知驱动》中,他从上篇“心法”和下篇“技法”两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前者解决的认知层面的问题,后者解决实操层面的问题。

在此,我选一个我自己最有兴趣的部分分享——价值。

书摘:“价值——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回看刚才的那些困扰,也许你会发现,虽然说的是不同的事情,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表达的都是“我想要”:我想要成为一个厉害的人,我想要成为有钱人,我想要别人仰慕我....

很多人都把“我想要”当成目标,比如,我想要考进班级前10名。但是这种目标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一旦实现,驱使它行动的张力就会很快衰竭。比如当你真的考上了前10名,可能你会马上报复性反弹,赶紧跑去吃喝玩乐,又或者会迷茫,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干什么,当然这还是好的,大多数人连这个目标都没实现,于是陷入到了新一轮的自责、内疚、习得性无助的绝望当中。

与其说“我想要”是目标,不如说它们是欲望更为准确。

人会在欲望的驱动下做一些事情,但是欲望同样会带来阻力——比如过于执着于欲望,就会出现注意力单一狭窄的问题,心态上患得患失的问题,欲望实现后很快觉得索然无味等等。

所以,想要驱动我们持续的做功,恐怕要换个思路。这个改变,就是从“我想要”转变为“我能给”,这也就是周岭所说的价值。

这个世界上最根本、最现实、最底层的规律就是“价值交换”。

作为人的烦恼,基本上都和“自我价值”有关,比如,渴望被人爱,如果求而不得,可能我们会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比如自己的成就感、满足欲背后,其实都是价值感的实现。

何为价值?简单来说,价值就是可用之处,我们得能被别人用得上,否则就没有价值。这种说法,是把价值的定义完全物化得出的简单概况,其实它的解释也不算错,但是这样的解释容易衍生出很多负面的内容,比如孤勇感——谁也靠不住,人只能靠自己——这样发展,人就很容易发展成不合群的属性,再比如受害感——别人不和自己玩,那就是自己没价值呗,自己不好,于是变得自卑、孤僻。

书中提到真正的价值来自于等价交换。这种等价交换是一个客观运行的规律,本身不附带情感属性,它是人作为一个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所以“我能给”的本质是输出有价值的内容,从“我想要”转变为“我能给”,就是从“利己”到“利他”的转变。

大多数人一听到利他两个字就皱眉头,觉得这是鸡汤,是只能膜拜无法做到的境界。殊不知,利他的结果,最终还是会回到利己——只不过这时候的利己不再是费劲的争抢,而是吸引得来的。因为你持续贡献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别人自然而然地靠近你,愿意为你的价值买单。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你肯定还能享受到除了物质回馈之外无穷的益处,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满足感。这就更进一步驱动你不断前行。

那么问题来了:利他和价值有什么关系呢?这两者的关系就在于“利他的途径,是创造价值”。所以,逻辑就很清晰了。

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是:等价交换。

我们需要通过贡献价值和世界链接。

想要贡献价值,就得创造价值。

持续创造价值,就是在持续的利他,而通过利他,最终又会反馈到利己,进入越来越大的循环。

试想一下,当我们把注意力从“我想要”变为“我能给”时,一切都改变了。

比如阅读一本书,如果是“我想要”的模式,它的初心,很可能是因为羡慕别人一年读好多本书,自己也想做一个那样的人。于是本来没有读书习惯的我们,硬逼着自己阅读,结果没看两页就睡着了.....如果换成“我能给”的模式呢?那可能初衷就变了。我希望能把这本书的精华分享给我的朋友甚至更多的人,让大家都从中受益,阅读过程中,我可能一边吸收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另一方面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好东西分享出去。在分享的过程中,可能我的口才不够好,于是我绞尽脑汁,想出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和说明书中的内容.....

这不是简单的转述,而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是单纯的复读机,而是把自己知道的进行二次加工,一方面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还有效的调动起过去的经验与其串联、关联,让自己的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

创造符合人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创造的价值而获得巨大的满足感。自然,创造也就能带来持久的动力,驱使我们不断前行。

改变这件事很难,难在你要走出习惯性的舒适区,但是也很简单,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你笃信价值定律,并决定做一个创造价值的人的时候,改变就开始了。你的目光不再拘泥于自我的狭小范畴,为一城一池的得失伤春悲秋,而是聚焦于更永恒、更持久的创造性工作,充满乐趣,孜孜不倦,并不断收获满足。

有时候,人生的改变,也许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那么简单。《认知驱动》这本好书推荐给你们。

我是喜欢绘画阅读的糖晓路,你的陪读书童。如果喜欢,请关注我,欢迎互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