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随笔》摘要
米歇尔.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他自己的经历非常丰富,当过国王的侍从、波尔多斯的市长,亲历战争,游历欧洲各地,因此他阅历广博,思想开阔。他在生命最后二十多年里在自家藏书楼写成《蒙田随笔》,也是世界第一部随笔。从此,随笔作为一种新的文体风靡于世。
《蒙田随笔》是一部散文作品,但同时也是一部哲学和社会政治著作。原文包括三卷,共107章,或者说107个主题。我在微信读书上看到的这个版本是节选,内容只包括论懒散、害怕、良心、悲伤、撒谎、善恶、习惯、教育、判断、节制、退隐、差别、睡眠、行为、饮酒、欲望、胆怯、英勇、发怒、功利、诚实悔恨、想象、感情、幸福、死亡等话题。他对每一个主题的阐述都是深刻而全面的,有很多引用,也有事例分析。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想法被他一点点拾起来,掰开揉碎,让我们看到了本真,看到了那钻石般恒远的光芒,穿透重重迷雾,照亮了我们的心!
以下是个人的部分摘要:
——毕达哥拉斯派说善是确定的和有限的,而恶是不确定的和无限的。走到目标的道路只有一条,走不到目标的道路有千条。
——善恶的观念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
——古希腊的一句格言说,人不是受事物本身,而是受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但是我们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清楚说明事物进入我们内心经过重新组合。
——“你要记住,剧烈的疼痛会被死亡结束,轻微的疼痛有许多断续,中等的疼痛我们能够应付。可忍受的我们忍受;不可忍受的我们可以像离开一家戏园,离开不愉快的人生躲避。”(西塞罗)
——我们的理念给事物定出价值,这从许多事情中都可以看出;我们不是看了事物,而是看了自己定出价位,那就不妨先看自己。我们不考虑它们的品质,它们的用途,而是我们得到它们所花的代价;仿佛这才是它们的实质,并不是把它们所具有的东西称为价值,而是把我们带给它们的东西称为价值。在这方面我承认我们对自己的付出很善于管理。付出多大,就当作多大的付出来使用。我们的理念从不让它白白流失。金刚钻的价值在于有人买,美德的价值在于实行难,虔诚的价值在于痛苦,而良药的价值在于难以下咽。
——财富是玻璃做的,发光也易碎。(普布利流斯·西鲁斯)
——(关于财富)正如皮翁说的,不论头上有毛还是没毛的,拔掉他一根都是同样不高兴。
—— 柏拉图对于人的有形财产是这样排列的:健康、美丽、力量与财富。
——不贪求就是财富;不滥花就是收入。”(西塞罗)
——要评判事物伟大高尚,必须有一个同样的心灵,否则我们把它们看成是卑微的,这卑微来自我们自身。一支直的船桨在水里好像是弯的。重要的不是看事物,而是如何看事物。
——人的理智是一种颜料,差不多剂量均衡地注入了我们所有的看法与习俗,不论它们以什么形式出现的,物质上无穷无尽,花色上也无穷无尽。
——我们公主中的公主提到某人时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把其他那么多人博大精深的思想放在头脑里,自己的思想为了让出地方就被挤压得很小了。
——我想说的是植物吸水太多会烂死,灯灌油太多会灭掉,同样,书读得太多也会抑制思维活动。思想中塞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东西,就没有办法清理,这副担子压得它萎靡消沉。
——蜜蜂飞来飞去采花粉,但是随后酿的蜜汁,这才完全是它们的。不管原来是荚莲还是牛至了。
——坚持与否认错误是常人的素质,愈庸俗的人中愈明显;补偏救弊,知过必改,当机立断放弃坏主意,这都是一种罕见的、强有力的哲学家风度。
——他要观察每个人的特长:放牛人、泥瓦匠、过路人;应该懂得利用一切,学习各人之所长;因为一切都是有用的;即使从别人的愚蠢和弱点中也可学到东西。
——凭个人浅见去判断真伪,那是狂妄,轻易相信别人与被别人说服,被我们归之为单纯与无知,或许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心灵愈空愈没有分量,一有论点压上去,就会轻易下沉。就是为什么儿童、庸人、女人和病人最容易偏听偏信。
——事物的新奇要比事物的大小,更容易引动我们去寻找原因。
——如果大家理解“不可能”与“不寻常”之间的差别,“违背自然规律的东西”与“不同于日常看法的东西”之间的差别,既不轻易相信也不轻易不信,他们就会遵循古希腊七贤之一开伦推荐的那条规则:“无物是多余的”。
——管理一个家庭并不比治理一个国家更少受折磨。人的心思不论用到哪里,总是全力以赴。家事虽则没那么重要,麻烦一样也不少。我们摆脱了官场与商界,并没摆脱生活的主要烦恼。
——我们需要有的是妻子、孩子、财产,尤其重要的是尽量保持健康;但是不能迷恋得让我们的幸福都依赖于此。应该给自己保留一个后客厅,由自己支配,建立我们真正自由清静的隐居地。在那里我们可以进行自我之间的日常对话,私密隐蔽,连外界的消息来往都不予以进入。要说要笑,就像妻子、儿女、财产、随从和仆人都不存在,目的是一旦真正失去了他们时,也可以安之若素。我们的心灵要能屈能伸;它可以自我做伴;它可以进,可以退,可以收,可以放;不怕在退隐生活中感到百无聊赖,无所事事。
——虚名浮誉是流转人间最无用的假金币,但是谁不是心甘情愿用健康、休息和生命跟它们交换呢?
——人真是怎么想的,竟会爱东西更胜过爱自己?(泰伦提乌斯)
——天与地相差多少度,人与人智力也相差多少度,也就是说无法测量。
——我根据别人的看法来约束我的行动,但根据自己的看法来扩展我的行动。
——也没有什么行动需要向理智隐瞒和回避的,差不多都是得到全身心各部分的同意才干的,不会引起分裂和内乱。事情的对错与褒贬全在于我的判断。
——事件初起时可由我们指导,随我们的心意发展。但是后来当它们发动后,是它们指导我们、控制我们,我们只有跟在它们后面去。
——谁要做自己的事,必须看到他第一件要学的事是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是他该做的事。人认识了自己,不会把外界的事揽在自己身上;自爱其人,自修其身,是头等大事;不做多余的事,排斥无益的想法与建议。
——(关于死后才能评定是不是幸福)不论命运女神对他露出怎样美丽的面孔,人决不能自称是幸福的,只有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才见分晓,因为世事变化无常,稍有波动情况立刻起变化,与以前迥然不同。
——这是为什么人生中一切其他行为都必须用这块最后的试金石检验的道理。这是主的日子,这是一切的审判日;一位古人说,这一天对我从前的岁月做出审判。我让死神来检验我的研究心得。我们将可看到我的言论出自嘴皮子还是出自心田。
——西塞罗说,探讨哲学不是别的,只是准备死亡。尤因探讨与静观可以说是让我们的灵魂脱离肉体而独自行动,有点儿像在学习与模拟死亡;或者也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智慧与推理归根结蒂,就是要我们学习不怕死亡。
——死亡在哪里等着我们是很不确定的,那就随时恭候它。事前考虑死亡也是事前考虑自由。谁学习了死亡,谁也学习了不被奴役。死亡的学问使我们超越任何束缚与强制。一个人明白了失去生命不是坏事,那么生命对他也就不存在坏事了。
这是一部必须收藏的经典,每一次读它,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我对此确信无疑。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