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文学小屋众神合力故事类作者保护联盟

写好古风小说需要收集哪些素材(分享稿)

2019-01-27  本文已影响81人  无疾不伤
写好古风小说需要收集哪些素材(分享稿)

原创作者:无疾不伤

一写作的心态

在分享写古风小说之前呢,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写作的心态吧。

可能我从小呢,不是特别自信的那种人。比如,我小时候跟自己的父亲还有老师,去交流情感时,大多是靠文字的。因为我一说话,就会不自觉的紧张。但如果用文字交流的话,就可以避免这些了。哈哈,也挺奇怪的。或许从会写很多字开始,发现人还是可以通过文字来交流的,我就从那时起爱上写作了吧。但那时也还没有想过出书,写连载什么的。就是单纯地想写。

有的小伙伴会发愁,会问。无疾啊,我也想写,可是写什么呢?我呢。是我小时候有什么伤心的事啊,倒霉的事啊,小时候刮风下雨啊,下雪下雾啊,那时北方很冷,没有暖气,冬天玻璃窗结了冰出现的窗花啊,看到地上一只死去的小鸟啊,我都会写在纸上。因为写了以后,内心地得到了宣泄,心情也就瞬间变好了。所以,对我来说,写作它本身带给我的是快乐更多一些。所以,我逐渐爱上了写作。然后慢慢变大,到十四岁左右,我发现写作是可以当做一种职业的。于是就特别梦想成为一个职业作家。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去读很多书。去欣赏别人的作品。

再大一点就工作啊,结婚啊生子啊。打工啊,练习着跟陌生人沟通,做销售啊,创业啊,开店啊等等。这些年经历很多的事情,从事了不少行业。但唯独写作这个梦想没有变。所以,我没事就买书读读。买笔和本写写。而多年的打工创业等等的经历。也更加丰富了我的写作素材。

我们不用担心自己目前写得怎么样,也不用过多的害怕,写不好。更不用担心自己的学历不高会怎么样,其实吧,我告诉大家,在简书写作的朋友们,不只一个人跟我私信说,她学历不高,但就是爱写作。手机电脑不大会用。打字费尽,让她感到挺自卑的。

但是用电脑和手机这事,跟学历真的没有关系。

因为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本身,它们都是我成年后,我们当地才有卖的。慢慢接触的。哈哈,一下子就暴露了年龄。我是83年的。现在35岁了。比很多小伙伴们大一些。我二十岁前是没有摸过手机的。那时在我们乡镇的座机电话都不是很普及。我上学时,学校的教学电脑特别落后。那时连鼠标这个东西,都没有。

学校更多的时候,就是怕学生玩坏电脑,整天在教室里看电脑的书籍,讲电脑的起源,电脑的发展史。我出了校门,发现,电脑变了,电话变了。社会变了。我感觉自己一下子穿越了。那是我们当地飞速发展的十来年。我感觉自己从农耕时代,一下子进入了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等到2007年的时候,电脑才逐渐走进我们镇上的普通家庭。因为最初安装网线只有工厂和村委会一些单位才有。

但是你们看,现在我们镇上好多年纪比我还大的人,四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叔叔阿姨们,他们有的人现在把电脑和手机应用的比我还好。那说明什么,说明大家都在不断的学习。所以说,你看,任何事情不是学历的问题,而是我们一生都要保持,不断的学习力的问题。

之前网上不就是报道过。有一个名叫姜淑梅的老奶奶,六十岁才开始学写字,七十五岁开始出书么?我想在坐的每位小伙伴,基础都比她强很多吧。所以事实证明,写作是一辈子的事,也是很公平的事。只有努力的人,热爱它的人才可以获得成功。与起点高低,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

所以啊,我相信,只要我们真的很热爱他。用心写,不断的学习,将来都可以写得很好。别太计较自己的起点低。想要弥补自身的不足,就得多读多看多写。一如既往的热爱。

刚进九十天训练营时,有人跟我说热爱一词。不好。但是,我跟无戒老师好几期训练班了。当大家最初进营后,写作过了那一两个月或者三五个月的新鲜感,兴奋感之后。很多人会因为眼睛痛啊。腰酸脖子疼啊。手指会疼啊。头也疼啊。阅读量上不去啊,专题公众号拒稿啊,被人批评写得烂啊等等以后,好多人就开始放弃写作了。所以,拼到最后,真的不是学历,不是文笔,也不是简书钻,更不是挣多少钱。真的,支撑我们一路写下去的,就是热爱!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想在写作的道路上继续一直走下去。就不要想太多。也不要太急于求成。

再者,我看有的人问,我怎么写一篇这么慢,还要修改好多遍。我看你们很轻松就写完啦。

其实这个啊。大多数人写作,都不是那么轻松的。都要有个过程。从不会打字,到会打字,再到写成一篇短文,甚至写出一部完整的连载。

每次,写完,看着一堆烂稿,改错字。改句子。改段落,甚至总不满意,一个短篇,发布时别人看到的是三千字。但这些在定稿前,有可能作者会是写了四五千字的原稿。也可能作者删除修改的文字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一万字。

只有极少数的人,年纪轻轻写一两部作品就成功了。特别特别少的人。写文不怎么修改,就很完美了。这类人要么是经过很久的刻意练习才成功的。要么就是亿万分之一的天才。但绝大多数的人,要想在写作中取得成绩,靠的都是不断积累,天长日久的努力。不断修改,不断地写,才成功的。

我们还要一颗包容的心。有的人文笔写得平实朴素,写出了真情实感,有的人文笔优美流畅,有的人写得知识很实用,这是各自的特点,各自的受众读者不同,大家要多多包容别人的风格。没事多去互动鼓励其他小伙伴。不要火药味十足,歹谁怼怼谁,别人也会去你的文下怼你,时间久了,恶性循环,我们的读者也会受影响。损失读者群。因为读者看我们的文是来休闲的,来学习知识的,而不是给自己找晦气看打架的,看骂人的。就算我们是诚心去给别的读者去挑错误,也要真诚委婉,点到即止。

文字这个东西呢,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是说,他很难界定,是好是坏。同一篇文章。你看着这篇文好,其他读者未必会买帐。你看着差,换作另一个人他也许看懂作者的真实意思了,他就觉得这篇文很好。

嘘,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有时后,写好久没有成绩,也有可能是因为平台的风格不适合。但只要坚持发文,积累粉丝,与群友交流,说不定还有别平台的编辑来找你哦!

所以,大家要记住。不管谁否定你的作品,包括我们班委给小伙伴们的点评和小建议。你觉得对,就尽量去修改。你觉得别人说的不对。那也别丧失信心,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大家在写得时候,不要过多的去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反正自己乐在其中。享受创作的过程,做好自己,写作的心态好了,作品写好了,机会也就来了。

二、古风真实历史小说的素材收集和创作准备工作

说完写作的心态,我们言归正传,来说说初级写作怎么收集古风小说的素材。为什么是初级呢,因为训练营里,也有一些很厉害的小伙伴,他自己已经建立好自己的素材库。根本无需指点啊。

还有看书和写作一样,也是因人而异的。

有的人爱看悬疑类的书,有的人爱看散文,有的爱看乡土文学,有的人爱看西方文学作品,也有人爱看日本的东野圭吾和村上春树。

这个呢,当然是根据大家的各人爱好来做。比如,像我,我喜欢中国历史和一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就会着重看这一类型的书籍。留意收集这一类的素材。

如果同样喜欢历史,想写古风小说的小伙伴,目前还不知道从哪里着手的小伙伴们,可以跟我一起来看看我的古风小说,在创作中,都看了哪些类书籍来做准备。希望我的这些小经验呢,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更好的来创作。

首先古风小说又分两大类。一类是真实历史题材的。一类是历史架空题材的。

我们先说真实历史题材的。首先要确定一个或者几个主要人物。这样才好下笔开始写。

举个例子。我的真实历史题材小说《大唐之平阳公主》,她的灵感来源,就是来自看历史书时,发现里面讲到的这个人物,平阳公主。

我最开始在书店翻看中国通史时,发现在《隋唐历史系列》中,对平阳公主有那么几句话的介绍。他里面介绍了很多关于那一时期的历史人物,以及历史大事件,还有当时的文化。唯独在介绍当时的著名女子时,只有那么寥寥几笔。但那也足够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她是唐初最有名的公主。但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大唐很多的杰出文官武将的光芒,把关于她的记载,压缩的少的可怜。而同为女性的我,对这个人物,引起了兴趣。于是决定去写一写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

那么写之前。我就去开始收集一些关于这个人物同一时期的历史资料,看看历史中与他相关的大事件。

于是,我就开始着手去看很多关于隋末唐初的历史书籍。我想就算在其他的书中,同样没有多少笔墨记录关于她的故事。但我想,只要看得多了,至少这个历史架构,文化背景我会把他写得更加真实一些。为此我还特意去看了《唐高祖李渊》这本书,去了解她的父亲,了解她出生的环境。搜寻关于平阳公主的蛛丝马迹。还去购买了其他的关于《隋唐五代史》的书籍。

再有,就是去收集一些民间野史类的传说。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虽然我们写的是小说,没有历史文献要求的那么严谨。但是历史小说却也不能写得太离谱,不符合史实。把历史上的一些真实发生的大事件,要完全保留下来。穿插在我们的小说里。当然,我们为了丰富这个历史人物,可以根据现有的记载,不影响大的历史发展的前提下,虚构一些生活小细节来做补充,把人物的形象写得更加丰满。

当然,要想写好历史古风小说,除了多看历史书,还要做笔记。拿笔记本摘抄一些与人物相关的历史人物,记录他们的生卒年代,计算他们和主角同一时期时,他们的年龄,以及官职,官职的升迁贬谪,驻守地区,负责哪一类工作。

这些人物对主要人物日后的发展,有没有推动作用。对当时历史的影响大小等等。他们和主角的人物关系,是父子,母女,姐弟关系?还是夫妻关系?还是上下级?还是敌对关系等等。

这些整理好,基本一个大纲的模型也快出来了。

当然。还要考虑当时文官武将的官员级别的划分,服侍,风俗习惯。思想观念,还有那一时期著名的诗词等等。千万要看好年代,不要乱写,因为我看到有的电视剧,会把清朝明朝的诗,放到宋代,那就闹笑话了。甚至包括当时的食物。比如说,玉米和土豆在唐代不应该出现。

唐代军人以吃小米为主,等等。

我们在创作历史小说前,准备工作做得越多,越详细。在创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越少,写着也会减少很多卡文的现象。

同时呢,在多媒体时代。我们收集资料,除了看书籍,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比如我会在喜马拉雅听蒙曼教授的《大隋风云》,或者刻意的去网络搜索同一时期的历史名人等。网络搜索的资料,大家可以进行一些复制保存,到word文档。忘记了,就可以打开再看看。或者,建立百度云盘,把网络上收集到的东西,复制文档上传到这里,下次用的时候,点击查看也很方便。

再有,我平时为了方便写作。也准备了一份关于国家地理图的书籍。这本书书我买了好久了。打工时,四处搬家,也没有把特丢掉。我的这本图书不大,方便携带。

(中国地图册)

我在写《大唐之平阳公主》之前,会从地图里面翻看太原,咸阳,洛阳,西安等等这些地名。把文中涉及到的地名,进行百度搜索,古今地名进行一一对照。比如,现今的山西娘子关,在当时名叫苇泽关。因为公主驻扎过。后来改名娘子关。

上次,我听无戒老师也说过。她也有一本地图册。即便我们是写现代文的朋友们。如果打算写真实的地名。我也建议大家,买一本关于中国地理图册的书籍。或者我们打算写世界上哪个地区,就着重去看一下关于它的地图书籍。最好是里面有介绍地形地貌地理特色物产等的文字。即便我们没有去过那里。也方便我们把它写得更加真实可信。

当然,这些只是我们查看的资料,我们决不能按照人家的东西直接拿过来就抄,那样就变成了抄袭。这个是作为一个作者,最忌讳的东西。

我们要写出自己的文笔特点。加入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加入我们自己个人对当时历史的独道见解和适度的想象,绝不能人云亦云,模仿抄袭。

三架空历史小说

1什么是架空历史小说

听了这么多,大家也应该发现。写历史小说,是个很烧脑费精力的事情。而且还要避免抄袭的误会。所以,如果您是初学者,只是写第一部小说练手的话。我不建议大家从真实历史人物入手,因为难度太大。不好掌握。那么。我们也可以先试着去拿架空历史题材的作品去练习。这样的好处是,作品灵活性大,约束少,花费的精力相比真实历史小说,要少很多。首先给大家说一下。什么是架空小说。

架空小说是指虚构或半虚构时间、人物、背景的小说。架空手法通常用于科幻未来小说或部分以古代社会为背景的小说中。

当然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架空小说的存在,是基于人们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种种的不满,又无处宣泄的情况下,急需要这样一个宣泄口来宣泄情绪,它才产生的。事实上,架空题材里面也影射了很多现实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相对于现实题材的作品,它对作者的内心也是一种保护。这个,事情,前两天,我还跟另一个简书版权作者肥鱼肉先生探讨过架空题材的好处。和现实题材不好写的原因。毕竟大环境中,可能里面包含了作者对亲情的看法,还有一些政治问题的看法,因为比较敏感,有些东西不可能直接写出来,也不能通过网络的审核。出于无奈,通过架空题材的小说来进行一种情绪的表达。所以,有些人不要对网络小说,尤其是架空小说,带有偏见,认为它是网文垃圾。说他不好。其实架空小说只是有一部分作品写的不好。

即便就现实题材作品而言,我们也不能说个个都是精品吧。因为他里面也有大量写得不好的作品。

事实上,好的架空小说里面也同样包含了一些人性的东西和深层次的东西,值得我们深度思考。

还有网络上的另一种说法是,架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亚瑟王圆桌上的康涅狄格佬》,主人公是个典型的美国佬,野心勃勃,跃跃欲试,迷信科学和武力,妄图凭借科学和技术使古代世界实现社会发展上的大跃进。而这一传统作为一种经典套路,后来又被几乎所有类似题材的作品所沿用,包括早期的作品,黄易的《寻秦记》它既是穿越,也是架空题材。

黄易的《寻秦记》既有严格的历史背景,又引入了大量虚构的人物、事件,成功地造成了广泛影响,在中国范围内开创此类小说的先河。

在西方,此类小说又称作“颠覆历史小说”。

所以,我们不要过多的去排斥这种表达方式。

而我说得架空历史小说,也是架空小说的一个分类。

架空历史小说可以描写虚拟人物存在于真实历史之中的半架空,也可以是由完全虚构的历史人物、历史时代构成的完全架空。

架空历史小说因存在一定的戏说性,所以不能与历史小说归为一类,阅读娱乐的成份更多一些。像比较有名的,前几年大火的《甄嬛传》,它原著就是架空历史题材的。我最喜欢却是作者海宴写得《琅琊榜》一。这部作品后来被拍成电视剧,最为架空题材的作品,他在海外的销售也很成功。同时获得国内很多大奖。也受到了央广总局都表扬和认可。

2.如何创作架空历史小说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下,我的第一部架空小说,它的创作过程,我做了那些素材的收集工作。

有的人没有参照人物,直接去塑造一个不存在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觉得很难。那么,我们就先问自己。我想要写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做什么的?我想要把他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性格?我要把他放进一个什么样的一个大环境背景中等等。

比如,我写的架空小说《帝王的妻姐》,讲讲我的小经验。那里面有几个主要人物。皇帝公孙正,皇后南宫羽。太皇太后慕容氏,太皇太后的哥哥慕容侯等等。

我既然要写皇帝,就得从脑中提炼人物。那么,皇帝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于是我会想到我以前买的一本书《中国皇帝全传》。这本书从秦朝的第一个皇帝嬴政开始,到大清灭亡时的宣统皇帝溥仪,一共介绍了四百多个皇帝。

这本书中,也同时介绍了不同朝代的皇帝他们的父母是谁?他们的皇后是谁?在位多少年。他们执政期间,都做了什么。

通过这本书,我们对中国封建王朝时期,发生的大事件,多少也会有个粗略的了解。

我当时呢,特别想写一个好玩的小皇帝。

我在想,如果要塑造一个小皇帝形象, 那他应该是种什么状态呢?我当时就想起了几个年轻的小皇帝,汉代的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以及清代的康熙皇帝。

而小皇帝里,我最喜欢年幼的康熙小皇帝,这可能也跟我以前看过的,关于康熙皇帝的几部电视剧有一定关系。我认为他的样子,应该是活泼好动,脾气也有些倔犟的。人物性格有了,但,时代背景呢。我更喜欢汉代的宫殿名称。于是我的文中就出现了汉代的宫殿未央宫和椒房殿的名字。

虽然是架空历史文,却也要尽可能多的融入一些历史元素,这样一来,就会给人一种真实的历史存在感。

下一步,就是我还会问自己,下面该怎么构思呢?

历史中,皇帝年幼,这种情况下肯定就会有人出来代替年幼的小皇帝主持朝政。  那么应该由谁主持朝政呢?首先是老皇帝身边比较信任的一些大臣,由他们来负责监国。  或者是他的叔叔,以及他的母后,舅舅和太皇太后等等这些人来把持朝政。 我们写文时,也可以用这些来做铺垫,现在俗称,挖坑,不断挖,不断埋,我们的作品才可能写长。称为连载。

那么再想,当这些人代替小皇帝掌管国家久了以后,就肯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那么激烈的矛盾也就产生了。其实历史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小皇帝年轻有为足够智慧又得到一些帮助的话,那么他很有可能克服道路上的障碍,成为一个明君圣主。

相反,如果他不够智慧,又有些软弱,那么他就只能从一个傀儡皇帝最终导致他手中的权利完全丧失,甚至会导致整个国家的灭亡。

如果,我们打算写一个战乱的历史背景。那么我们就可以挑选一些即将亡国的皇帝,看他在政管理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比如农民起义,边境外敌入侵,旱涝灾害出现后,皇帝没有钱粮赈济灾民。或是,拨款后,底下大臣贪污国库银两等等。这些故事,就可以做为我们塑造战乱国家的参考。从而避免写作错误,出现不合情理的事情。

那个太皇太后塑造性格的时候,里面慕容虽然是写着慕容太皇太后,但是她里面也融入了一些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的一些影子,同时也融入了一些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唐代的武则天,清代的孝庄太后等等她们这些人物的特点。按照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女强人的形象来塑造。这样写起来,给读者的感觉也是为了更加的真实和具体。

除了皇帝,太后,肯定还有皇后。

而皇后这个人物。因为在中国古代对女子的管束比较多,很多情况下年轻女子是没有任何地位的。有的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只是在一些比较突发的一个状况下,才会寥寥草草,写上几笔某某的女儿某某的孙女。写上她的娘家姓氏,仅此而已。这种情况下呢,我要看自己想写一个什么样的皇后。历史上比较贤惠的皇后呢,大家可以去参考光武帝刘秀他的妻子,阴丽华。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这些是比较贤良淑德的皇后。可以当做我们写皇后的素材。

当这些我们加入我们自己的小说里后,我们的帝王以及王室成员的塑造,也就不难了。

我们如果想写一些大将军呢,就可以查看一下秦朝的蒙恬大将军,汉朝的李广、卫青、霍去病,宋代的岳飞,辛弃疾等。看看一国大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做人的气魄,以及他们的战争智慧。

如果没有关于单独介绍他们的书,大家也可以根据他们所在的朝代,多看那一时期历史的书籍,从里面发现关于他们的蛛丝马迹。

四关于古风小说的人物描写

关于帝王将相,我们可以搜集很多素材。有的人说,我的古风小说作品更加侧重于儿女情长的爱情。

但我想象中的女子和男子都很美,却就是不知怎么形容他们。自己又没有更好的词,来精准的描述。那么在写作的初期,还是那句话,我们多读书,来丰富我们的词汇是十分重要的步骤。

如果想把古风人物写得比较细腻的话,我特别推荐大家,去认真的揣摩我们中国的经典名著《红楼梦》。相信已经有很多朋友都拜读过他了。

这本书里面讲述了好多的儿女情长之类。我不知道大家看这本书,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我平时是一个更爱看军旅题材和武侠题材的小说人。帝王家将相的,两国征战的看的也比较多。而红楼梦这部书中,人情世故儿女情长之类,我很难踏下心来,把它看下去。我初次看它,就记得里面有好多病病秧秧的女子,咳嗽生病的多,得相思病多,得抑郁症的等等这些得疑难杂症人特别多。年纪轻轻死去的人也不少。我最初总是看不了几页就犯困。但是后来我发现。我换个角度,以学习的心态去看。只刻意去着重看它对人物服装,园林的描述。忽略那些男男女女,主子仆人的勾心斗角之类,也就好多了。

比如说,举个红楼梦里面的例子。他对外貌的描写。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身体肌肤微丰,合中身体。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单单这几句话里,他就介绍了三个不同的贾家小姐,他们的样貌。并且是按人物的由长到幼的顺序来讲的。同时又运用了很多个四字的词语,准确到位,并不啰嗦。

还有他开头介绍贾宝玉那段: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这段举例,大家可以看到作者是先从头到脚介绍了一遍。又从面部的眉毛到脖子进行了介绍。他也是很有条理地按顺序来写的,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些。不能写了脸,写脚,写了手,写头发。像这种头上一笔,脚上一笔的乱写,给读者混乱的感觉。而介绍人物呢,他也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词语,例如,紫,大红,五彩,青色等给人一种很直观的感受。而比喻的词语运用呢,也很到位。中秋之月,春晓之花,这些让读者看了会有更加具体的美感。知道,奥,这个贾宝玉是个美男子,长得很漂亮。

除了人物的外貌描写,《红楼梦》里对人物的心理啊,还有人物的服装饰品,各种美食啊,园林布局啊等等都写得特别细致到位。如果小伙伴真的打算写古风类小说呢,特别值得一看。而且从《甄嬛传》的文字中看,那里面就有很多关于红楼梦的影子。

所以,红楼梦的这些手法以及知识都是我们在写文时,值得学习的。

五,如何提高古风小说语言的美感

人物有了,外貌描写有了。这样就可以写了么?不是的。因为一部小说的形成,大多还要涉及到语言对话。古风小说的对话,相较于现代题材的小说,更要讲究一些语言的美感。

1.诗经

那么我首先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诗经》。不是光看看就完。是熟读诗经,多去理解诗经。当然对于在坐的各位而言,肯定听着都很熟悉啊。对啊,随便哪个中国人都能念上几句。诗经里面的意境很美,情感也极为丰富。

如果我们时不时把它拿出来看看,对我们写好古风小说,也是大有帮助的。它也是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

并且诗经里有很多关于情感描写的篇章。有热恋中的,有征战离别的,有相互思念的。如果我们把诗经中这些丰富的语言文字运用到小说中,也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说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传说中这首诗经的创作初衷,是在影射当时的政治问题。这个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这里我就不多说了。还有另一种解释呢,说他就是一首情诗。而且历史上的大多数人更喜欢把它当一首经典的情诗来看。我曾经把这段放进古风小说里,把它解释的意境也放进去。我们大家想想,一个很俊美的男子在秋天的河边,内心很孤单很寂寞,当他看着满眼茂盛的芦苇时,开始思念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想想那个画面也是很唯美的。

那个先秦时期,古人也有比较胆大开放的,年轻的男女也会有偷偷约会的事情发生。他们时不时在树林里,在野草地里,偷偷见面,谈谈情说说爱。而现在,他们分开啦。俊美男子肯定就会回忆啊,思念伊人。思念大美女啊。像这个场景,我们就可以作为写作的灵感加进去。然后那位俊美男子,再思念美人时,不自觉地念出这么几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么我们小说的语言美感也出来了。

当然这只是《诗经》其中一个代表。

2.唐诗。

唐诗里。大家运用的就比较多。“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等等。当然。有的人会说,这些用的太多了,我想来点新的。那么如果你读得古诗多了,慢慢自己也可以去模仿古人,自己创作一两首更贴合小说内容的诗,也未尝不可。

3.宋词。

多读宋词。这里面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和陆游。

像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陆游和他妻子唐婉两个人做的

《钗头凤》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yi)鲛绡(jiao  xiao)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

宋 ·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里面无奈的情感很浓,我们从中提炼几句,放进自己的小说中,也是增色不少的。

4元曲

然后呢,就是元曲。

元曲呢,其实它也是很美的。里面的情感也很丰富。

例如,小桃红·采莲女作者杨果

采莲湖上棹(zhào)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这里道出女子思念心上人的意境。

【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

乔吉的曲

冬寒雪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舟,缆汀舟,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还有马致远的那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们看元曲它的意思作为孩子时期的我们看时感觉里面的意思它相当的直白,人们一看就明白。那是很形象的一个画面。一个镜头。可长大后再读,体会过各种人情冷暖后,我们再读,我居然体会到了,这样的外景描写,其实是在写作者的内心,他内心的那种孤独和凄凉,或者是在向世人展现一种不随波逐流的傲骨。

如果我们写一些古风武侠的人物时,这种些场景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用上这些元曲。但这个并不是说抄袭,而是说你去体会,因为有些人他可能知道冬天北方会下雪,会冷,但雪天的那种感觉啊,他们没有词可以形容。或者人在孤单落寞时,把这些运用上,也可以增加文的美感。一定要活学活用。可以用人物说出来,就用嘴说出来。也可以转化白话文,把这个场景描述出来。

还有,我给大家讲这些诗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以前写文,有时会觉得,这些诗词曲,看上去字很少,但他们把一个人,一个景,通过由远及近的方式进行了描写。呈现给大家脑中的想象就是一幅中国山水画。一个人与天地自然融于一身。

中国诗词文化,不只是因为他古老。我喜欢他们的原因大概也是在此。向刚才那个元曲,他由雪景拉进写梅花,为什么选梅花呢,梅花不单是冬天开花美丽,他那里还有一种表达,是作者在此要传达内心,梅花一般的傲骨。然后,再拉进镜头写船,在拉近,写人,写手。

我这个人吧,就是记忆不好,很多时候,不大能背下这么多诗词元曲。但我看完以后,就会特别注意体会他的意境美,那么,换到小说中,就是三五百字的场景描写。若是拍成电视剧电影,也是相当的唯美。

比如,我在《帝王的妻姐》中,描写皇后离宫见去见救命恩人南楚芈锐那段。里面有个章节是雨打杏花。杏花大家知道他什么意思吧,红杏出墙。结果,被雨打了。那么肯定是走不成啊。她的内心在两个爱他的男人中犹豫啊,挣扎啊。所以我写的杏花不是春风得意的盛开,展现出的娇艳妩媚,而是在雨中零落入泥的,苦苦挣扎。

还有皇帝出征那章,我用的是皇帝送给皇后芍药花表示离别不舍的心情。因为古代芍药又名,将离。将来的,将,离别的离。暗喻就是即将离别。这个灵感来自于我读过的一首诗经。具体的大家可以百度。我是脑子里有那么一点印象,但总忘记原诗内容。回头想起来时,就去再翻看查找百度,加深一下印象。这个习惯不好。大家记忆力好的可以多背背。

我这么处理,就是从古诗词曲里面体会到的一种手法。通过影射,暗喻,远景,近景,由景到情,一步步进行描写。

包括国外的写作书籍。里面也说作者要以一种拍电影的角度去写文。学会电影中,长镜头的应用。把一个大的场景,由远到到近,进行描写。或者从一个近景延伸到远处的。大家看,很多东西他都是共通的。

不只是写古风小说,现代题材的小说也一样。

如果是整首诗原封不动的应用其中的话,那一定要在文末标注一下它的出处,作者。这也是对原原作者的尊重。不管他在不在世。都要对原创有所尊重。

还有就是,诗经、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书,它的文字背后。有很多包含了一些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有一些,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对古代边疆战争环境进行一些了解,对官场那些大人物的内心起伏有个了解。这些,故事,背景,都可以帮助我们从中获取灵感和素材。把景色描写更好的运用起来,衬托主角。

从而让我们自己写出更多优美的古风小说也包括现代小说。

六,小说中的格局,以及谋略和思想

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在写小说的时候,有一点比较吃亏的地方就是。格局不够大。缺少谋略和思想。好的小说,一定还要加入一些家国情怀,谋略思想。把整部小说,衬托的显得大气磅礴一些,格局变大一些。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小女孩写的古风有的不太成功的原因之一。我们把格局放大一点,读者受众也会变广。整体小说的格调变得更加高雅一些。如果打算将来出书做电视剧的话,政审这一关也会好过很多。

对于如何提高这一块呢。

1《道德经》

首先我推荐大家的这本书就是《道德经》。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文化的一部分。道家的思想他代表了中国古代人的一种哲学,以及一些治国的理念,为人处事的方式。如果我们文中写一些谋士谋略的时候,可以运用到这里面的东西。

像我上部小说里面的人物之一,皇帝公孙正他的名字就是从道德经选中的一句话: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正道来治理国家,用奇诡的战术对外用兵,用清静无为的策略来掌握天下。

还有打算写仙侠玄幻小说的作者也可以借鉴道德经中的许多哲学的东西。

比如胡歌主演的《仙剑奇侠传一》中,酒剑仙和道长殷若拙就提到了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这一理念。

而《雍正王朝》中,帮雍正登基的那个谋士邬思道,就对还是雍亲王的四爷,说:‘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也是出自道德经中的话。意思是告诉雍亲王,因为无争,所以没有一个人能与他相争。康熙帝在位时,雍亲王把苦活累活都替他的父皇干了。赈灾民,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为国库追缴银两。为康熙皇帝为百姓分忧解难。唯独表现地对皇权无所贪恋。

而这时,其他皇子都是明目张胆的拉拢大臣,贿赂皇帝的亲信。皇帝失望极了。反而把皇位的继承权交给了“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雍亲王。

我们在自己的古风作品中如果能加入《道德经》里的一些东西,即显大气,也显得文笔老道。更起到一个点睛之笔的作用。

我这里还提到了《雍正王朝》。大家对历史感兴趣的也可以看看二月河的这部著作。

2兵书

如果谈到古风小说有时候会写到一些战争。在战争中又难免会涉及到一些战术。如果我们想塑造一个特别伟大的一个将军形象。

那么《孙子兵法》,《战国策》,《左传》这些关于战争的书籍,也要涉猎一些。

尤其是《孙子兵法》,不只应用于古风小说。好多也被应用于现代的商战小说。以及现代军事题材的小说。

但是这些书,对于一些古文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小伙伴们。大家尽量先挑一些翻译过来的白话文来看。

不然很难看下去。最后还有一些小建议。

就是有的小伙伴会私信我,无疾啊,我就不爱看书,也看不下去。可能有人现在听了我推荐的书,就已经开始头疼了。写个文,怎么这么麻烦啊。我偏偏是个看不下去书的人,怎么办?

现在是个多样化的时代啊。如果您真的看不下去纸质书的话,也可以在网上选择一些网络小说来看。下载微信读书,QQ阅读,掌阅等等都可以啊。也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些有声书籍来听,比如下载喜马拉雅搜索您感兴趣的东西来听。或者更直观的看电视,看视频。电视里的百家讲坛。法律大讲堂里的《法律文史版》都有好多专家教授级别的人物,把古风历史讲得特别棒。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去听听看看。说不定在增长很多历史知识的同时,灵感也就来了。

总之,按我们当地老话儿说,干什么事情,都叫干活儿。活儿,活儿。原本就得活学活干。我分享的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写作心得和经验。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自己想要的材料。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早日写出好的作品,无疾不伤和九十天训练营里的所有小伙伴,一起成长。一起加油吧。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分课初稿,上次在大学大讲堂受邀讲出来的内容是存在电脑里的版本。今天是手机的底稿稍加删减了一点点。不过大同小异啦。

快过年啦,今天一天,和老公去商场购物血拼,买了好多家人和自己的衣服,快累坏了。没精力更新其他文文了,就把它放出来吧。希望我分享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同样喜欢写古风小说的友友们。)

提前预祝大家春节年快乐,今晚好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