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罗胖“时间的朋友”与陈春花涅槃重生

2020-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纠结的狮子

陈春花教授的2020年演讲:

变化的时代,需要人不断的进行自我更新

01.挑战自我,方有未来:

当你愿意自我挑战时,没有什么别的挑战能够面对一种决然前行的付出。

正视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去理解新的技术、新的可能性、拓展自己与外界交互的能力,破除自己固有的思维习惯。

02.做好自己,方可共生:

今天,没有谁可以独立创造价值。

共生协同成为一种生存选择方式。

03.先有利他,方能利己:

保全自己的人性,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更需要对人性的关注,更关心他人,更非利己地生活。

04.做好当下,即是未来:

丘吉尔: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不是世界末日,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罗振宇的跨年演讲:

躬身入局。只要你的身份稍微转换一下,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把自己放进去,看似无解的事情,就有了答案。

10月的时候因为跟着船长学习,这一年变成了不一样的一年。给自己的认知升了个级,开始愿意和他人产生联系,能够察觉到他人的需要,情绪平稳了一些,行动力在增强,也多了一丢丢的对别人以及自己的信任。第一次来看时间的朋友演讲,以前看不懂的电影在船长的指导下看懂了,好的迹象正在发生。

躬身入局这个词是我在航线学习后很有感触的一个词,躬身入局意味着什么?体验,意味着不再做生活的判官,意味着不疏离别人与自己。正如前面曾国藩的那个故事,在这种境况下,多数人会做的,就是在一旁评判,你看这两人,只要有人让一步不久得了?或是更好心一点,上场劝说,这个兄弟,你气量大点,让一步吧,这就是习惯的做了生活的判官的做法。评判别人是世上顶无用的一件事,既解决不了问题,对自己也无益。只有躬身入局,方能有亲身体验。

只因民族移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
我辈是对世界的主场感和建设感。

我辈这个词,一听,一种民族大义感就油然而生。罗胖说这是对世界的主场感和建设感,没错,但也是一种群体感,知道这个世界我们是一体的,我们是一群一起奋斗的团体,是共同弘扬一种文化的人。

经济不是预测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如果你觉得好,不错;如果觉得不好,那就努力干。

其实做什么都是这个理,如果少些自我消耗,做什么都会容易成功的多。做不好就去学,学着学着也就成功了。最怕的就两种人,一种还没开始做,就期期艾艾,不行,我做不好的,算了我还是不做了;第二种,做到一半不做了,你看,我就是做不好的,我不擅长这个的。这两种人都是对自我否定太多,做什么在他们这里其实都是这个结果,因为他们的选择与事无关,他们否定的是他们自身。也正如后文的总结: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是把他做出来

中国经济有冷有热,不是个总体上的好坏问题,而是一个干什么事和怎么干的问题。肯干苦差事就有机会,只想挣容易的钱,就没机会。
从电梯模式切换成攀岩模式。

这两句话都意味着未来会变成一个越来越难的社会,容易的事情都被做完了,剩下的就靠我辈去创新、去摸索。

好时代的标志是你走在路上不敢小瞧任何一个人。

这句话讲的很妙,翻译过来就是,好时代是给任何人机会的时代,但是却用一个更加形象生动的日常举动来形容出来了。这句话还存在着争议,在我看来,未来社会是对知识门槛越来越高的社会,就像在二十年前,你不读书,你也可以做生意,你懂的和人交流就好,但是今天你不读书,其他那些大老板可不见得看得起你。

苟且红利。意思是虽然看起来所有人都在做事,但是其中有大量的苟且者。你只要稍微比他们往前一点点,就能享受到的那个红利,就是苟且红利。

观察周边的人群,其实努力者寥寥,多的是意志不坚、目标不强的人,年初立下目标,年底发现基本都没完成,所以要成为厉害的人有时候真的没有这么难。很感动于罗胖后面提到的,这就是中国,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着力点。只要肯努力。

在今天中国的市场上,你要想做一个新的化妆品品牌,很多事你不用自己做了。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定义好你的那个不可外包的核心能力。比如,洞察用户、连接用户、把用户服务好

基础设施的好处,所有东西都是现成的,但也意味你需要做的工作更难了

一个人花5分钟就能想清自己生活的意义。5分钟能干嘛?汪丁丁说,就是问自己5个问题,并诚实作答。这5个问题是:你是谁?你干啥?你为谁干?别人需要你吗?你干了之后,社会变得更好了么?这真是5个神奇的问题,你每能回答一个,就会发现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连接深了一层。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问题,最近我在逐渐构建自己的过程中,确实觉得思维又更深了一层。这就是在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