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作终身学习!学习

“写作文”10年,经历7个蜕变

2016-02-13  本文已影响3037人  四色麒麟
十年陈酿

关于作文之法,有很多大家、很多文章介绍和讲解。从小学学习语文开始,就有老师向我们教授。我在上学时,语文成绩一直不好,毕业后却接触文字工作近十年。

我无意“道学冬烘、说教劝善”,只是谈谈我的心历路程,来得更真实些,冷暖自知,还靠读者自己体悟总结。



1.从畏惧和抵触到接受和不反感,这是心理转变。

《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段话应该作为总“帽子”,完全可以概括我们学习提高的全过程。在这个地方引用,是觉得态度还是在第一位。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行动落实的力度。“第一境”讲的便是立志的问题。

我上大学时的兴趣爱好是现代诗、民谣歌词,和文字有些相关,和后来工作中的应用文却天然隔断,当时就是这样认为。

刚接触一些机关应用文十分头疼。有时熬上一个通宵,一个字都写不出。看着办公室的大神们飞速敲字,我只能端茶倒水。还好领导刚开始要求:先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说准确,不写错别字。后来才知道,这个要求既是最低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标准。

畏惧是因为第一次接触,抵触是因为没有成就感。这样机械地加班码字爬格子,何谈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促成发生转变的也是一次加班,因为上级要得比较急,一位前辈亲自出马,带着我通宵整了一份事迹材料。后来,材料送上去,主人公受到国家级媒体的表彰。

看到付出后的成果,回想材料出自我手,至少我是参与者,心中一顿窃喜。更为关键的是,前辈在改稿子的过程中说:“稿子这样改改,就有点意思了吧!”虽然当时在我心里,还是嗤之:“有个鸟意思!晚上本来要陪女朋友逛街的。”

事后,就是这么一点“意思”,让我一直在加班的痛苦中,能寻求到一些趣味。哪怕99%的是痛苦,也需要1%的趣味去调剂平衡。我谓之:四两拨千斤。简直就像喝酒、打游戏的感觉。

“就像在干燥闷热的沙漠走得很疲劳之后,在清泉里洗个澡,绿树荫下歇一会儿凉。”


2.从不知哪个好到能看出点门道,这是见识提升。

张中行在《作文杂谈》中有一章专门谈眼力的培养。

虽说文无第一,众人对文章的口味、喜好各不相同,遇到有特殊偏好的读者,对某一种风格的文章还情有独钟。但每种体裁的文章,特别是对于应用文来讲,大致都有一个评判的标准。

这个标准无法量化,却实实在在存在。

不知哪篇写得好,只因平时见得少。

认识标准的历程是从读前辈、高手的文章起始,这是我刚接触文字工作时的必修课,菜鸟们都要把近几年来由办公室处理过的稿子翻来覆去的看许多遍。

“刚开始,有模糊的感受;读多了,包括不同作者、不同体裁、不同写法的许多文章,经过比较,有逐渐清晰的感受,如喜欢、不喜欢、稍有印象、印象深刻、感同身受等。”

有感受是吸收、输入,读某篇感受如此,读某篇感受如彼。把所感收集在一起,条理化,系统化,遇到没读过的文章,能够鉴别好坏,评定高下,是生发、输出。

这能认的眼力的更高表现,是熟悉各种流派和各种风格,有这种眼力,能够分辨作品的好坏,选择读物的问题,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有了眼力,还有手力的问题。眼高手低,意思是道理讲得高超微妙,到自己动手写作,却并不像讲的那样高明。

即使这样,还是比“眼低手低”要好。辨认不出好文章,怎么可能写得出呢?



3.从没有一点思路到知道写什么,这是实践锻炼。

刚开始也犯眼高手低的毛病,典型表现就是,大稿子写不来,小稿子看不上。这也许是初接触写作时人的通病。觉得别人写得也就那么回事,自己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王梦奎在《怎样写文章》的《文章写作杂谈》中说到,大题目好,还是小题目好?这很难一概而论,大题目可以做小文章,小题目也可以做大文章。文章好不好,不在题目大小,而在有无见解,和见解是否深刻。

“初学者开始从事研究和写作,最好是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做,题目要尽量地具体些,范围小些,对问题的分析则要力求透彻,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文章,内容能够把握,容易写得扎实。”

前辈们也常说:开小口,挖深井。小题大做,以小见大。有点像是主题阅读后的梳理总结,先把一个个的小主题研究透,常写一些“小品”练笔,然后再编“大剧”。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平时研究的主题多了,都写有成型的“预制板”,等到写大稿子时,就信手拈来,为我所用,灵活组合。

写的多了,对某一类型文章,就有了一定的写作套路,再写一些主题时,就会自然形成作文思路。

关于作文思路,陆机在《文赋》中谈到创作之初的状态: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还谈到思路成熟后诉诸笔端:

“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笼天地於形内,挫万物於笔端。”

刘勰《文心雕龙》的《神思》篇,是关于文章创作构思的经典之作,其中有极为精辟的研究和形象生动的阐释。

关于构思时想象: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关于构思的总论:

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刻镂声律,萌芽比兴。结虑司契,垂帷制胜。

朱光潜《谈文学》里有一篇《作文与运思》。其中谈到,文学作品可分为“偶成”和“赋得”两类。赋得是一种训练,偶成是一种收获。赋得训练的不仅是技巧,尤其是思想。

写“命题作文”,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技巧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写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了。



4.从想写写不出到知道到哪里“抄”,这是资料积累。

想写写不出很难受,就像茶壶煮饺子,饺子会煮烂,茶壶也憋得慌。

我很佩服我的几个同事,都是往电脑面前一坐,一根烟一叼,开始洋洋洒洒写十几页的角色。

我的作文习惯却是先东翻翻、西看看,就像写毕业论文,先做做功课,收集一堆资料,再动笔。

从接触文字工作的第一天就有剪报、摘抄的习惯,坚持十年,少有间断,大大小小的剪报本、摘抄本分别有十几本。分门别类,每年还重新进行整理。

这样做的好处,是看过的,研究过的文章,在脑子都多少留下些印象,等到用时会主动跳出来。我还和同事开玩笑说:我的脑子比电脑还好用,十来年经手的稿子都在脑子里存着,至少想抄了就知道到哪里去找出来。

关于抄,有人还专门总结了几抄几不抄,我想还是不用太过避讳,只要不是故意剽窃,长期抄、长期积累,就能抄出灵感来。

这个过程就是《神思》中所说的: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通过学习积累,辨析事理,研究阅历,锤炼文辞,谋篇布局,驾驭文思。


5.从硬着头皮上到感情自然生发,这是质量飞跃。

经常看到网上有人坚持打卡看书写作,少则每周,多则每天,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事情。以前在办公室,开展“日学一文,周写一篇,月投一稿”活动,大家收获都很多。

也曾经坚持了一年“周写千字”,还编成一册《南望集》。刚开始,下决心“日写千字”;发现不现实,改成“日写五百”;工作太忙没时间,又改为“周记一篇”。看来,还是对自己不够狠。

我建有一个标题库,都是时不常冒出的新点子,随时进行记录,就有了计划写的文章。最后成文的不过三分之一,其余的多少都有写不出的原因。

有人说写不出时硬着头皮上,别过分纠结写作成果的好坏,今天看了觉得烂,等明天再看,可能会发现没那么差,重要是保持写的感觉。

硬着头皮上就像攻山头,建堡垒,逐步扩大战果,这也是“量”的积累,保持一种从世事到作文的敏感性。

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则:

“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要极力使写出来的和心里所想的恰相符合。”

也有人说,写不出时不硬写,先放一放,或看看书,让自己“被带入”,再找找灵感。

不硬写是为了写出更好的,怕写得不理想、达不到心中想要的而谨慎动笔,为的是“质”的提升,自然而然,不假做作的情感自然流露,就是《易经》所说的:

“修辞立其诚”。


6.从习惯八股文到蜕变八股味道,这是长期变革。

应用文多八股气,每一类型的稿子都有一个大致的模式,也许是我功力不够,总感觉可发挥的地方很少。

长时间写“命题作文”,会限定自己的思维。习惯的力量很强大,习惯了一种行文风格,不自觉的总带有那种味道。

三年前,我决心蜕除作文中的八股气。看到张中行的书,从写小学生日记开始,避开一些用词,不写四六句,刻意不追求对仗。对仗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发现这也很难,从本文中的7个小标题看,不也是对起来的吗?所以,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其中的关键,还是一个“诚”字,立意真诚,感情诚恳,用词诚实,诚于中,行于外,这是根本的态度,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立志”问题。

残留的一些八股气,就随它去吧!



7.从写作业到融入日常工作生活,这是回归本源。

文中所指“命题作文”、“写作业”都是指写应用文,多是通知、纪要、汇报、总结之类。随着时代进步,现在不可能像古时那样,写诔碑、哀吊、诏策、封禅、章表、奏启等,都可流传千古。应用文用完,便成为文字垃圾,好一些的留作档案资料。

时代在发展进步,写作方式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开始纸质写作,到习惯用电脑敲字,我现在又习惯用手机来写,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而且方便在网上查资料,保持思维的连续性。这篇文章也是我的第一篇纯手打之作。

现在也常进行“无用”的写作,只为记录故事,沟通想法,简简单单,写完完事。这样应该算是一种回归文字的本来用途,至于形成个人的风格——

功夫在诗外”,“风格即人格”

就像朱光潜在《谈文学》中所说的:

天生的是资禀,造作的是修养,全靠自家的努力,持之以恒地提高人品的修养、学识经验的修养和文学本身的修养。

努力除去“无病呻吟、装腔作势,憨皮臭脸、油腔滑调,摇旗呐喊、党同伐异,道学冬烘、说教劝善,涂脂抹粉、卖弄风姿”之类的低级趣味和弊病。

最后,还是用朱光潜老先生的话,与各位读者和作者共勉。

“学文学第一件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写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
“如果不在这上面做功夫,读完任何数量讨论文学的书籍,也无济于事。”

还是那句话:说了这么多,不去做,然并卵!

(古文水平不好,文中引用的古文,不解释,各位自己理解吧!)

(猴年二月重读朱光潜后记于春节)

(写文案是产品思维,写公文是领导思维。2017)

文/凭栏观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