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一句影响哈佛学子一生的箴言:无论走到哪,随身携带一本书
阅读《哈佛家训》首先记住了影响哈佛学子一生的箴言的第一句:无论走到哪,随身携带一本书。
为什么今天我又再次写文强调阅读在我们成长和成功中的重要,强调阅读在教育中的重要。
作为一个从事中学语文教学30年的语文老师,首先从语文方面来说吧。
一直以来读写都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尤其从去年开始,小学到初中开始选用部编版的教材,对于阅读更是有新的要求: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材第一次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在这方面想了许多办法。
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的读书兴趣。
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
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
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精读精讲,反复操练,没有激发阅读兴趣,也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
扩大阅读量,这是改革的方向。教师使用新教材,要研究如何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这一条,语文素养的提升才不是空话。
现在语文课最大的弊病就是读书太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还需要教师去“加码”。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有些教师反映由于条件限制,难于选择课外阅读的材料。人教社近期出版了《语文素养读本》,从小学到高中,每学年2册,和教材有所呼应,大家可以参考选择。
看着以上的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的教材详解,不难发现,阅读是我国语文教学新课标的突出要求,我不由得又想起影响哈佛学子一生的箴言:无论走到哪,随身携带一本书。这同样要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箴言。
这一句话就很能够看出来阅读在我们人生中的重要地位。是的,阅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对于我们的成长成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语文学习是这样重视阅读的!
那么多读书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好处?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不感到虚度光阴,让生活充满知识的阳光。
.“之后的生活仿佛在地牢里开了一扇窗户,可以尽情享受知识的阳光,我抓住一切空闲时间读书感觉不到劳累,也不再感到虚度光阴,只要想到周六又可以看到新的书籍,就觉得未来一片光明。”
“他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善晓先生的这一善行,对我们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学会了懂你,也逐渐改掉了陋习。功成名就后我做的第1件事,就是给这位恩人立纪念碑,现在它就耸立在钻石广场的礼堂和图书馆前,上面刻着。当年让年轻人拥有知识和想象力的珍贵宝库,就是这样敞开的。”
“读书最根本的好处就是让你知道,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青年人必须亲自去获得知识,谁也不例外”。
上面这几段话是摘自《卡耐基自传》
安德鲁卡内基,这个来自苏格兰的穷小子,从一份周薪1.2美元棉纺厂童工做起,由店员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直到创建自己的钢铁公司,一步一步的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打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王国,成为白手起家,实现美国梦的成功典范。在他的经历中,虽然卡内基受教育不多,但是他自学成才,白手起家,自学的方法就是读书。
对于读书,他就有以上这样的几段文字。可见读书在他的这个人生的奋斗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在功成名就以后,他又将几乎全部的财富捐献给社会,修建了遍布全球的大学和图书馆,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和他一样通过阅读,改变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读书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法宝。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从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也创造了美国的商业神话,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这样一个商业神话的创造者,在给儿子的信中说:
培根的成功秘诀是,读书时的交谈使人机敏,写作使人沉寂,这些能力的组合对想要获得成功的人来说是必备的三件法宝,所以,我希望你经常读书,以培养写作能力,并且学会与别人推心置腹的交谈,只有这样才能为你在大学时,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我自己也是按照这一方式打好基础的,顺便再说一句,我从不认为以前所学的都是白费的,人都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从中可以看出来,不仅他自己不断的读书,而且还真正的教会自己的孩子要经常读书,可见读书的在人成长中的重要。
三、阅读可以打开眼界,给我们带来梦想,有了前进的方向,
史上最伟大的美国总统,美国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林肯,在他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中,读书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林肯15岁才开始学习认识字母,才开始到一个流浪老师的私人学校里去上学,在那里林肯逐渐喜欢上了读书,但是,在课堂的时间太短了,他把功课带回家继续学习,用炭条当作笔,在木板上写字,没有钱买数学课本就找人借一本,把书上的内容在纸上抄一遍,再用麻绳缝制成了一本自己的数学书。就这样断断续续地上了大概不到12个月的学。
但是,他在以后靠不断自学,不断积累知识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而主要的方式就是阅读,他在阅读中发现了另一片奇妙的天地,他的人生之路从此有了重大的转变。阅读成为他一生的嗜好之一,因为阅读让他打开了眼界,给他带来了梦想,有了前进的方向。她的后妈将自己的5本藏书送给了他,有《圣经》《伊索寓言》《鲁宾逊漂流记》《水手辛巴达》《天路历程》,这仅有的5本书成为小林肯的宝物,他一遍一遍反复阅读,并把《圣经》和《伊索寓言》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以便随时翻看,以至于后来,他写作的风格和说话的语气或者他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都深深的受到了这两本书的影响。他没有钱买书,就向有书的人借图书和报纸,或者其他任何的印刷品,只要是有字的,他都想要读一读。就这样,当他被某一段话吸引住的时候,如果手边找不到纸张,他就用粉饼,把这段话抄在木板上。然后再整理到自己的一个自制的一个简单的本子上,一有空闲的时间就把它拿出来认真地读,甚至在田里干活的时候,林肯也不忘把书本放在身上,利用吃饭的时间,就坐在草垛上,边吃玉米边读书。
就是靠着这样的一种宝贵的品质——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林肯获得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知识,也由此成就了他的传奇的人生。
林肯的传奇不就是很好地诠释了:无论走到哪,随身携带一本书。
四、.阅读是最好的娱乐方式
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常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成为了举世公认的现代文明之父,美国人的象征,可是,他出身贫寒,只念过两年书,它也是通过刻苦自学,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才取得了这一切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在他的自传中,他曾说——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除了读书,我没有别的乐趣,我从来不去酒店和赌场,也不到其它娱乐场所消磨时光。
当他在他哥哥印刷所里学徒的时候,他利用结识一些在书店当学徒的朋友,从他们那里借到一点书来读,为了能够及时归还,常常要借着灯光读到大半夜。
他为了能够多读书,他还从自己的膳食费中节省出一半来买书,在别人去别处吃饭的时候,他就常常是一片饼干,或一块面包,一把葡萄干,或者从面包店里买来的果馅饼,还有一杯水,就利用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看书学习。
到后来作者成年以后,他首先就设法成立一个会员制图书馆,从此,他每天都要在那学习一两个小时。
五、读书可以掌握大量词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锻炼记忆力,丰富内心世界
闻名世界的电脑天才比尔盖茨。从小就是个小天才。在他的成功路上,爱读书是他最大的特点。
他出生在一个喜欢读书聊天和做各种游戏的家庭。
很小的时候,他就喜欢读书,并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他读的书也有些与众不同。他经常在他爸爸的,一般就是几个小时,有时甚至连饭都忘了吃饭。
到了8岁时,他就开始读世界百科全书。并坚持读了5年,一直读到上中学。
再长大一些,他就开始阅读人物传记。
他最爱的两本书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各自的和平》。
随着盖茨读的书越来越多,家里的书已经满足不了他了,父亲只好从书店买来更多的书,他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建立了一个小书库,还给每一本书标上序号,分门别类排好,就像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一般,并且还把书库命名为“比尔盖茨藏书库”。
大量的阅读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他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树立了远大的目标。这何尝不是他成功的基础呢?
好读书读好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可以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才华。
巴尔扎克曾说过,一个人不一定终身受雇,但必须终身学习。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大家都在前进,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在社会上很好的生活,在工作上得心应手并有所成就,那么我们就必须读书。
要想自己有成就,要想孩子能成才,请记住影响哈佛学子一生的箴言:无论走到哪,都带着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