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护肤美容 护肤 知识分享女性 时尚 减肥 护肤 丰胸 美体 保养 穿衣 搭配 那些事儿

追《皓镧传》,学点中医小常识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念处

师说

新春大吉!

众所周知,一个贴心的御医是宫斗的标配,绝佳的盟友,能救命,能下套,能识破各种阴谋诡计。我也是各位看官的标配,偶有跌打损伤,外感风寒,或是想抛妻弃子,毒杀亲夫,都最好不要来找我。

我周围的朋友喜爱中医,好多是从女医明妃开始,延禧渐入佳境,皓镧达到一个热忱的新高度。惭愧的是,明妃没看,延禧里的叶天士BUG太多,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基本跟真正的叶天士和中医没有关系,倒是《皓镧传》可以聊聊,不过目前为止,我也就看了二十多集,想到什么,就随便掰饬几句。等到《大国医》上线,大概就可以细说了。

拍古装片,越古雷区越多,比如说商朝背景的《封神演义》,春秋战国出现的成语,汉朝传来的佛语,甚至唐朝的诗句,比比皆是。《皓镧传》也有一些被挖掘的穿越情节,比如用上了汉朝的纸和秦朝的毛笔,较不得真。我也试举一二些中医相关有趣的情节,不为吹毛求疵,只为供看官新春佳节闲来一乐,顺便学点中医常识。

节一

有次赵王被下了过量的半夏导致昏迷不醒,口舌生疮。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重量单位他们争论几钱半夏可以让人中毒,可惜了,那时候没有钱这个单位,秦统一度量衡前各国都没有,统一之后,“两”以下的单位是铢,一斤十六两,一两二十四铢。

1981年出土的一套完整的汉代度量衡,和中医有关的部分与现代计量单位的换算是:

1 斤 = 16 两 = 248 克

=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中医学院的课本让人很无奈,前面清清楚楚列出了上表的换算,但在介绍《伤寒论》用药剂量时,还是老一套,《伤寒论》一两,现代用一钱,再约等于3克,一下子缩水五倍。药不达量,如何治病?

即便如此,现代许多中医一看到麻黄附子细辛还说是虎狼之药,用量相对原方比例再次缩水。同样遭遇的还有吴茱萸和半夏。

半夏是当代中医的一根刺。随便罗列个《伤寒论》的方子,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四两,麻黄三两,甘草二两,芍药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二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这里半夏用量半升,换算过来大概是65克,相当于剧中讨论的20多钱。按剧中的逻辑,能把赵王毒死七八次,这就是当代中医对半夏的认知,除了毒,还是毒,畏之如虎狼。你去药店抓药,首先抓不到生半夏,即使是在我眼里毫无意义的制半夏,超过12克,也是没人敢给你。方子少一味药,如何治病?

过去的推文我提到过,中医汤药本来就是用毒治病,中医认为的毒就是药物的偏性,来弥补人的偏性(直通车:

药食同源,你补对了吗?

)。生半夏确实有毒,我亲口尝过,从喉咙到胃都很难受,简直生不如死,但煎药半小时以上就没有任何感觉,因此,仲景在半夏后面就是简单一个字——洗。把生半夏外面的滑膜洗了,就可以入药了,没有任何安全问题,不可人云亦云。

我认为这是识别好中医的一大标志。谈麻黄附子细辛吴茱萸半夏色变的,一定不是好中医,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尝试过就下结论。

情节二

琼华公主水土不服,自行喝二煎药导致病情加重。

现在几乎所有的患者都认为药物应该二煎,特别珍惜药物的,甚至会三煎。就连医生都会告诉患者,把一煎二煎混合,分两次服用。

其实,古中医从来没有二煎这件事,二煎的药,根本就不是原先的方子了。仍然举我最喜爱的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即便你不懂药物,也可以想象,经过半小时的煎煮,每一味药煮出的成分比例必定是不一样的,假如桂枝,芍药,甘草各煮出60%,生姜煮出90%,大枣煮出50%,再煎一遍,所有的比例就会完全不同,那还是原来的方子吗?既然不是原来的方子,那还要剂量作甚?只要开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就好了,具体剂量让抓药的人随便发挥就好。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桂枝汤的适应症和桂枝加桂汤的适应症完全不同,后者治疗奔豚,而成分完全一致,只不过桂枝加了二两而已。二两之差,效用天壤之别。现在的药都去煎上两遍再混合,一方面遵《伤寒论》为经,一方面却不按原方比例用药,如何治病?

待我再多看几集,如果还有值得写的内容,找机会再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