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孩子
美国印象
六、如何保护孩子(一)
来美国前,有听说美国对少年儿童的保护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完善的制度措施,但究竟怎样的严格,如何的完善,也真是说不出一二。
前年四月份,我和爱人带着小孙子飞来美国,入美前,对一路如何照顾好小孙子颇为上心。从首都机场出发,到美国杜勒斯机场入关,连续十三个小时的空中飞行,大人都觉得十分难受,才刚过三岁的小孩,该是何等感受。好在,孩子很乖,一路在飞机上不哭不闹,该吃吃,该睡睡,醒着的时候,在座位上静静地待着,几乎没有使我们犯难。
到达美国机场,排队等待海关审查的时候,小孩的不耐烦终于爆发了,站也不是,抱也不是,不停地手脚并用又抓又踢地闹。我们知道孩子这是长途旅行心里烦躁,心里也十分警惕,这是美国国土,前前后后都是不认识的外国人,可别惹出什么事来。对孩子我们既不敢大声喝斥,更不敢动手惩罚,只有耐心地安抚劝慰。还好,终于顺利入关,孩子的情绪也归于平复。
在这里安顿下来开始了日常生活后,平时有意无意关注少年儿童的社会新闻。看到有这样两则案例:
其一、一对中国夫妇,带着孩子来美国定居,爷爷奶奶随着过来照看小孙子。一天,爷爷带着小孙子到超市转悠,不懂事的小孙子从货架上拿过一包饼干拆开了要吃,被超市工作人员发现,对爷爷提出抗议。爷爷十分难堪,懊恼之下,抓起小孙子的小手打了几下,不想工作人员见状大为惊异,立马电话召来了警察,提告这位老人虐待体罚小孩。警察对老人询问情况,当得知老人小孩为爷孙关系后,警察提出爷爷不是小孩的第一监护人,于是费了周折喊来了小孩的妈妈。妈妈气不打一处来,斥责老人:小孩子不懂事,拿了人家东西,你掏钱赔了向人家道歉不就完了?打什么小孩?还招来警察!老人深感不是,也十分冤屈,辩解道:我哪里是对孩子真打,不过是做做样子,求得人家原谅……就此老人儿媳结下梁子后话不提。
其二、另外一对中国夫妇,也是在美国谋生,孩子送到一家幼儿园照看。一天,幼儿园电话通知家长,到幼儿园接受有关情况询问。到幼儿园后,老师说:我们发现孩子的左臀部一侧有巴张大一块面积的红点点,先是报告了儿童诊所,医生诊断不是病理现象,也不象是意外跌伤,因此不排除是受到家长虐待体罚所致,我们已经报告了儿童保护中心,还报告了警察局。这里希望你们家长能够作出合理解释,否则将会被提告法庭受到惩罚。家长夫妇二人感到愕然,他们表示第一确实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身上的异常状况,第二确确实实没有这对孩子有任何虐待体罚。但孩子屁股上的红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也确实说不出原因。后来几方达成协议:限两天时间,对孩子观察,由家长查找原因,如无合理结论,两天后走下一步的法律程序。
两位家长回到家里,提心吊胆绞尽脑汁想来想去,苦苦没有结果。晚上,妻子在睡前洗澡时,突然有了发现:浴池的内侧,中间部分,有一片小针孔,它可以从里面向外喷水,作局部按摩之用。原来是,给孩子洗澡时,这里的喷水按摩,在孩子的屁股一侧留下了印记。
第二天,夫妻二人到幼儿园把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又报告了儿童保护中心,得到回答:这种解释看似合理,但是我们无权认定,应该由医生和警察共同认定才能撤案。后来,有关各方亲临现场作了试验,这件事情才算了结。
美国印象
六、如何保护孩子(二)
既然带着孩子在这里生活,对于怎样保护孩子这个问题,就不仅仅是局限于听说,往往还有亲身感受。
派驻这里工作的一对青年夫妇,带着一位两岁多的男孩。一天晚上,他们在给孩子洗澡时,没有留意,发生了意外:孩子在浴池中背朝水龙头,弯腰起身时,后背擦在了水龙头上!背上划烂的伤口,虽不是十分严重,但看上去十分揪心。夫妻二人抱上孩子,到街上叫了出租车,上医院看急诊。行车路上,开车的司机多问了几句,然后给他们建议说:如果孩子不是十分严重,最好不要上医院。这种意外伤害,到了医院,医生看到后一定会报告警察。警察接警后,可不是口头问问那么简单。他们会将夫妻二人分开逐个询问,如果二人的陈述有不一致之处,接着会深入调查。这一番折腾,会叫你们吃不消的。二人接受了司机的建议,没有上医院,回家自己对孩子的伤口进行了处理,还好后来平安无事。
去年九月份,小孙子转到一所公立小学上学前班。从此以后,每天孩子上学返家,都由统一安排的校车接送。孩子变换新的环境,大人总是有过多的担心。我们多次告诫孩子:一定不要在校车上瞌睡,到了学校,一定要记着按时下车,等等。到现在,孩子坐校车上学一个学期了,我们的顾虑也打消了。这里的公共校车接送学生,安全措施还是很到位的。凡校车停下来学生上下车时,其他来往车辆必须停驶,待校车开动时,方可恢复行驶。每一辆校车上,除了司机,还有一名专职安全监护人员,负责孩子们按时上下车,和一路上的行车安全。美国有关部门专门做过统计,学生坐校车上学的事故率,是私家车的四十分之一。
小孙子所在的小学,四周没有围墙,但决不是开放式的。家长如果到学校去,必须到门口办公室出示身份证进行登记。那么,不进入校内,站在校外远远看一眼孩子如何呢?这也会受到怀疑和劝阻。
小孙子到这所学校上课不久,中午的时候,我和爱人步行近一个小时来到学校,一一不进入校内,就站在街头民居的一侧,隔着三四百米距离,看着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学校草地上的游乐场活动。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开始,孩子们在这里活动二十五分钟。
一星期中,我们先后去过两次。当时没有留意,后来才知道,尽管我们是站在街头,远远地看着孩子,并没有打挠,还是引起了校方的注意:这两次,学校都专门派人开车过来,近距离观察我们。他们还分辨出了我们的身份。第二次以后,孩子放学后捎回来一封信,是班主任莫尔写的,大意是:我们已经注意到了你们在中午两次来学校看望小孙子。我们表示理解。还请以后再来时到办公室进行登记。或登记作为志愿者,来学校参加我们的活动。
经过这件事,我们体会到,在这里,孩子交给了学校,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并不比我们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