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体诗词简书诗炼中国诗词大会

君笔流风自跰跹

2022-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纳兰蕙若

前两天很荣幸收到张成昱老师刚刚出版的诗集《诗自言集》,厚厚的一大本,收录了大约两千五百首诗词作品。

正如张老师在自序里面说的,诗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它简洁而又充满歧义,所以适合训练大脑,诗言志也可言情论道。

而诗词之于本人还可以用来矫情,捂脸。

这本诗集里面有好多次出现了"蕙若"二字,嘿嘿当然与我有关。2018年中期在简书认识张老师以后,我就把他带进了海棠社。自此老师的作品就跟海棠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了。

首先,我迫不及待的要找到跟我有关的,其中竟然有一首次韵我的【定风波】,可是我怎么不记得曾写过这样的韵呢,也许当时作为作业随手一丢没有留下来吧。

簪翠罗襦绣鬓花,青眉红黛枕间斜。
恨似秋蝉无力叫,一跳,携来逆旅旧风华。
愁自秋山循仄径,如磬。
蝶香燕语唤星槎。
争上西楼谁肆意,追记,
三生用尽此生涯。

我发现张老师的作品很有特点,他喜欢用迂回环复的手法来强调情感的表达,能够善用和巧用字词的作者我见识的不多,张老师首屈一指。

莫忆江南碧,应怜阁外青。
动人情愫最凋零。
寥落古人心事,千阕半城倾。
且诉衷情绝,方知雅句成。
破关烟火恰膻腥。
不尽沉吟,不尽郁难平。不尽旧园花径,一韵万言轻。

看看上面这首《喝火令·宋词》,在请进海棠之前老师并没有写过这个词牌,这把"火"也是我在海棠点燃起来的。老师很快领悟到了此牌的精髓,即传说中的所谓摊破六字句:

寥落古人心事
沉郁旧园花径

而且将"二仗三枪一衬一应"完美呈现。

再来看看这首《咏草》的律诗:

玉阶细隙叶相从,高足心机踏几重。
花下无名蒸白露,垄间有色顾青茸。
春风肆意枯原别,秋屋纵情暮野逢。
因恨羊头遮不住,却烧天火自汹汹。

咏物不见物,字里行间出

这是本人对咏物诗的见解。这首七律通篇没有出现"草"字,但每一句都与草有关联是吧。我们不仅从里面读出了"风吹草低现牛羊";还读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联对仗严谨,不服不行。

老师说过,他的诗在别人的眼里是养眼或是辣眼都与他无关。其实我也是这样,你看或不看我一如既往。

沁园春·二月二有怀

二月霜轻,十里风迟,万壑叠晖。竟云横四野,霞拥孤月,玉楼如雪,银镜如霏。
燕子低吟,流觞浅试,酒冷何曾辜负梅。凭栏后、觉初心可喜,圣意难违。
寅时犹似辰时,问谁把拈花拟采薇。或从龙而惧,登龙而隐,龙生九脉,龙御千雷。画饼于天,描金于面,俾倪江山不许回。翩翩者、揽七魂六魄,尽入粱槐。

这个词牌有些难度,一般人驾驭不好。看看老师的几处领字和对仗句,至少三处宜作对仗,包括扇面对,老师都游刃有余。

最后来看看老师写我的像不像本人:

"画眉不是画眉,对花不是对花,断词不是断词,关心不是关心。词中用词之道实不可执于一也。"此乃作词序言,怎么让我想到了那折黄梅戏呢。

临江仙·蕙若

画眉愧杀须眉后,春鬓不忍秋颦。纳兰根骨木兰魂。对花何似对佳人。
卿意何尝诗外去,断词兼断浮云。无关风月只关心。为留心血不留痕。

这阕词就体现了我前面所说的个人用词特色,有意思的重复用字来达到烘托突出之效。这个绝对不是繁复啰嗦,无意义的重复才是累赘。

正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之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惨戚戚"。如泣如诉如梦寐,堪称惊艳,开篇就吸睛。

张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又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试想如果老师是文学系那该是怎样的情形?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老师,他说这是命运的安排,如果随他自己的意愿他很可能会选择中文系。

可以这么说,张老师的诗词大多数是看得到"诗眼"的。尤其在对偶对仗以及化典方面,足见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借鉴学习的机会。

简书古诗词社区伯乐收稿专题
【文字家园】诗词投稿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