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学院【一年100本书】作业集锦自我升级拆书帮青岛五月风分舵投稿

快速阅读:工作、生活的必备技能(13/30)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18人  张小喆的一天
快速阅读:工作、生活的必备技能(13/30)

拆页来自《洋葱阅读法》,作者是彭小六,“洋葱阅读”创始人,游戏化创新教育专家。这本书为致用类图书提供了有效的基础阅读法,让更多人通过阅读丰富内心和精神,实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R:《洋葱阅读法》第三章快速阅读

I:

why:为什么要选择看起来这么功利化的阅读方法那?首先,大家不要忘了阅读致用类图书的本质原则是为我所用,所以我们有所筛选。其次,致用类图书的作者,都是写完整体再去填充第一二章的内容的,所以我们可以重点去研究我们需要的方法,省时省力。最后,基于写作逻辑的分析,作者从网状的思维逻辑中,提取出树状的结构,以线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我们获取知识到应用的过程恰好相反,所以作者的线性表达不一定就是我们需要的全部,我们提取相关的片段放在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即可。

what:什么是快速阅读那?这里指的不是东尼博赞学习技巧中阅读速度快的快速阅读,而是在基于阅读本质的基础之上,如何以主人的心态通过粗略浏览全书进而确定自己的阅读重点的一种方法。

how:简单的来说就是“因概少切复”也可以说是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复习。下面我们逐条进行分析。

“因”提问:我们要对知识保持好奇心,就像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乐”就是我们学习的态度,学习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有了好奇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我们才会对我们要阅读的书提出疑问。这个问题可以是开放式也可以是封闭式的,带着问题的学习会让你在过程中有目标,而不是泛泛而读。知道为什么,才会去探究是什么,进而时怎么办,不要把过程给弄反了。

“概”预习。这里我们要做的是,阅读序言、目录、留意关键词和关键章节。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做预习,预习会让我们知道重点和难易程度,这里我们讲还要去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一读,所以序言的作用就很关键了,这是作者告诉你的关于这本书的最直观的解读。预习是从最外层了解这本书,我们姑且就叫它好看的皮囊吧,有了能吸引你的好看的皮囊,你才会想去看看有趣的灵魂是什么样子。

“少”扫读。这是你对有趣灵魂的初步认识,10分钟的时间把书快速的翻一遍,标记一下我们重点关注的段落、图表、标题、关键词。这是去发掘你喜欢的有趣的灵魂啦,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荧光笔标记,折页,各种你喜欢的方式去体现这些你所关注的内容。值得一提的“二八法则,花20%的时间获取80%的重点,花80%的时间研究只占此书20%的重点内容。有舍才有的,全部都是重点的时候那就是没有重点。

“切”切重点。书中的重点概念,就是关键词。我们理解透彻这些关键词就意味着知道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了。关键词的理解是我们的输入,那我们讲如何输出那,这里就会用到几种工具了,九宫格笔记、便签阅读法、概念卡片。具体方法不做赘述,书中有详细的介绍。但我们应该清楚的是,我们了解概念是为了认知升级,你知鱼,你知鱼之乐吗,你知把鱼做成寿司吗,这些具体转化的过程就是我们的认知升级的过程。

“复”复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的过程就是我们认知升级的过程,我们把笔记收集到印象笔记当中,现在再来问自己几个问题,哪些问题自己搞清楚了,接下来该阅读什么书,这些书该读几遍。快速阅读是指花一到两小时读完这本书,而完全吸收这些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建议重点内容,再认知升级之后一段时间再来阅读,会有新的收获,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

A1:

在没有正式的接触洋葱阅读法之前,粗略的看一下目录,以为是和东尼博赞的《快速阅读》是类似的,读了之后发现适合《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分析阅读的前两个阶段相类似。

在没有正式研究方法之前,自己第一遍读都是通读的,受博赞的快速阅读的影响,速度还是可以的,但效果不是很好,不知道重点是什么,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第二遍才是慢下来阅读,有点类似美国的“close reading”,所以总体来说时间花的比较长。而自己之前阅读的大都是致用类图书,所以洋葱阅读的快速阅读现阶段适合自己阅读致用类图书。

A2:

因概少切复,可应用到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去做一件事的具体流程。

“因”提问,这里可以是原因,一件事,我为什么去做,不盲目,有目的。

“概”预习,这里可以是大概情况,大体一个思路是什么,方向是什么。

“少”扫读,这里可以是全局观,基础框架的构建。

“切”切重点,这里可以是侧重点,要做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复”复习,这里可以是复盘,及时的行动后的反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