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刘子》卷36大质诗解忠义之士不为利诱死必合义志行难睹因事后

2024-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琴诗书画

刘勰《刘子》卷36大质诗解忠义之士不为利诱死必合义志行难睹因事后明

题文诗:火之性也,大寒惨凄,凝冰裂地,炎气不衰;

大热煊赫,焦金烁石,炎气不为,之炽者何?

有自然之,质而寒暑,不能移也.故丹可磨,

而不可夺,其色,可燔而不,可灭其馨;

玉可碎不,可改其白;金可销不,可易其刚;

各抱自然,之性非可,强变者也.士有忠义,

之性怀,真直之操,不移之质,亦如兹也.

生苟背道,不以为利;死必合义,不足为害.

故不趋利,而逃害不,忻生憾死,不可以威,

胁变其操,不可以利,诱易其心.子闾之劫,

拟之白刃,其心不倾;晏婴之盟,钩以曲戟,

其志不回;利害,移其情.夫士有忠,

义之行践,绳墨之节,其于平日,乃无异于,

众人及至,处患蹈难,志气贞刚,后知其,

殊也譬如,钟山之玉,寒岭之松,比之瓀珉,

梓柳无殊;及其烧以,炉炭三日,色润不改,

处于积冰,终岁而枝,叶不凋然,后知异于,

他玉众木.故袒褐,暴虎而后,勇气发焉,

超腾绝坂,后迅捷露;手提万钧,后多力见;

处难践患,后贞勇出.不用干将,奚知其锐;

不引鸟号,奚知其劲?劲锐之质,较然易见,

犹因人获,显况乃志,行难睹曷,得不因事,

而后明乎?君子正义,义薄云天,始终不渝.

【原文】火之性也,大寒惨凄,凝冰裂地,而炎气不为之衰;大热煊赫,焦金烁石,而炎气不为之炽者,何也?有自然之质,而寒暑不能移也。故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各抱自然之性,非可强变者也。士有忠义之性,怀真直之操,不移之质,亦如兹者也。是以生苟背道,不以为利;死必合义,不足为害。故不趋利而逃害,不忻生而憾死,不可以威胁而变其操,不可以利诱而易其心。昔子闾之劫也,拟之白刃,而其心不倾;晏婴之盟也,钩以曲戟,而其志不回;不可以利害移其情矣。夫士有忠义之行,践绳墨之节,其于平日,乃无异于众人;及至处患蹈难,而志气贞刚,然后知其殊也。譬如钟山之玉,寒岭之松,比之瓀珉梓柳,无殊也;及其烧以炉炭,三日而色润不改,处于积冰,终岁而枝叶不凋,然后知其异于他玉众木也。故袒褐暴虎,而后勇气发焉,超腾绝坂,而后迅捷露焉;手提万钧,而后多力见焉;处难践患,而后贞勇出焉。不用干将,奚以知其锐也;不引鸟号,奚以知其劲也?劲锐之质,较然易见,犹因人获显,况乃志行难睹,曷得不因事而后明乎?【译文】《大质》火的本性是,在大寒天气里,寒风凛冽,冰冻的大地裂开,然而火的热气却不会因此而减弱;在炎热的天气里,阳光炽热,炙烤着金属和石头,但火的热气不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炎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火具有自然的本质,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都无法改变它。因此,丹砂可以研磨,但不能改变它的颜色;兰花可以燃烧,但不能消灭它的香气;玉石可以破碎,但不能改变它的洁白;金子可以熔化,但不能改变它的坚硬:这些事物各自具有自然的本性,是无法强行改变的。人也是如此,有忠义之性,胸怀真挚和正直的操守,像火一样不可动摇,也是无法强行改变的。

因此,对于背离道义的事情,即使有利可图也不会去做;对于合乎道义的事情,即使有困难也不会害怕。因此,不追求利益而躲避祸害,不期待生而遗憾死,不因为威胁而改变自己的操守,不因为利诱而改变自己的心志。从前,子闾在遭受劫持时,面对锋利的刀剑,他的信念坚定不动摇;晏婴在进行盟约时,面对曲曲弯弯的戟钩,他的意志毫不动摇:这足以证明,他们的心志已经超越了利害的影响。那些具有忠诚和正义行为的人,践行公正和纪律,在平时,他们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但是,当他们面临困境和危险时,他们的意志坚定、刚强,这时才能看出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钟山的美玉,寒冷山岭的松树,与普通的石头和树木相比,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当它们被放入炉火中烧炼,经过三天,色泽仍然滋润不改,在寒冷的冰天雪地里,始终保持着翠绿的枝叶,这时才能看出它们与其他玉石和树木的不同之处。

因此,当一个人袒露上身与猛虎搏斗,勇气才会爆发出来;当一个人跃过险峻的山坡,敏捷才会展现出来;当一个人提起重达万钧的东西,力量才会显露出来;当一个人身处困境,面对危险,贞烈和勇敢才会显现。不用干将宝剑,怎么知道它的锋利?不展示鸟号弓箭,怎么知道它的力量?锋利和力量的本质,明显可见,更何况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难以一眼看穿,怎么能不通过具体的事情来展现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