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观点

观点:公益的真相(一)

2016-10-07  本文已影响181人  4e239ef8e0ee

一、坚持比无谓的辩论更重要

十年前开始支教这件事,那时在支教圈、公益圈里一篇《叔叔阿姨,请你们别来我们这支教了》流传甚广,也有朋友、报名者会对此有疑问。

刚开始,还耐心一一作答。慢慢被问得多了,若是报名者的疑虑,我就告诉他们你只负责完成承诺期内的教学即可,别的交给我。无关紧要者也没时间多说,一般就留一句“我们十年后再来看”作数。

如今,第十个年头,我们再来看。

村子里大部分人已能够进行汉语交流了。在2012年撤并村小浪潮中,学校因为小有名气而得以保留,甚至后来还得到了教委拨款新建。

因为影响扩大,知悉的人慢慢增多,项目早从假期支教中脱离出来走上正轨,每学期会有长期支教老师驻守,有资助人为老师们提供工资。

曾经的学生们现在过着各自不同的人生,有人当了喇嘛,有人退学,有人已在白玉(更偏远)当老师、公务员,有人今年刚考上大学,有人结婚生子…

我们无法决定谁的人生,只是一剂催化药,让能影响到的人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至今,我们仍在探索如何在保证孩子在当地教育环境下的可发展性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当地孩子自然文化背景的教育模式,使孩子们了解、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具备与外部交流的能力及在现代社会中立足的能力。

二、不是有一颗爱心就足够,也不是厉害的人就适合

招志愿者时,遇到的志愿者多了,在各行各业功成名就的大有人在。有些确实牛逼透顶,他们的抬头title都可以给人一种威慑力——“只要我愿意啥事都能做”。

然而,在挑选志愿者时,我并不倾向于选看起来很牛的人。一个合适的团队,哪有什么厉害不厉害的,能够在一个团队里恰当的位置实现恰当的功能就足够。

最怕遇到一心只奉献的报名者。他们大多不明白“欲将做事,先修内功”这个道理,以为有一颗爱心就足够。其实我根本不在意他们有什么私心,有人是国外学校需要公益实践,有人是间隔年想做些有价值的事,有人想体验藏族生活,有人被美丽的景色吸引,有人被我们的故事感动……

在我这边根本都不重要,我最关注的是他们是否有做好一件事的意愿和能力。只要能确保完满完成支教任务,有了这条底线,别的都随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