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旅行·在路上

游华夏记 | 素手香·西递

2017-02-22  本文已影响91人  dragonfly蜻蜓点水

西递是哪样?
文艺一点说,在西递,每个角落里都有一众写生的人们。
俗气一些讲,在西递,拿着相机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但西递实在是个村子,跟北边一些的宏村一样,是个人们仍悠然生活其中的地方。这跟丽江、西塘等很不一样。西递没有挤挤挨挨的各种迪厅、酒吧、咖啡馆,没有乐声悠扬和鼓点震天,就算白天游客比较多的时候,都很难听到喧喧嚷嚷,一到傍晚,更是安静了下来。在西递的几天,基本走遍了整个西递村,晚上还在放音乐的,只发现了一个酒馆,跟我住的青旅同一个名字,中间略有点距离,大约是同一个老板。

青旅在村子的尽头,沿着村子最南侧的小溪一直走,右手边就是村民们的菜地、玉米地。时不时可以见到地里干活的村民,母鸡们在屋边跑来跑去,鸭鹅在溪水里嘎嘎叫唤。去的时候,正是农历八月下旬,桂花的香气时常飘过脸庞。每到傍晚时分,烟雾就从地里和屋舍间升起。站在田地南边的山坡上,一眼望去,白墙乌瓦,轻烟浅雾在绿色田野和高高的马头墙之间飘荡,溪流和小径蜿蜒相伴。的确是个摄影的好地方。

只是我一进村口,看见的就是溪边一排写生的女生男生,再一抬头,湖对岸一大排写生的男生女生。半道上路过的每片空地、每个巷子里都有一群或一溜、或坐或站、或多或少。只是,人虽不少却安静地很,并没有那些旅游景点的喧嚣热闹。

这个不怪TA们都跑过来。西递实在不仅是个村子。素墙黛瓦的房屋,长长窄窄的巷子,花枝掩映下错落有致。脚下历经数百年的光滑石板,在雨水的浸润下,倒映着雨丝从天空落下。偶尔走进某个宅子,便是深深的天井,四周是层层瓦片堆叠的屋檐、墙头,木制的柱子、栏杆,雕饰精美中透着岁月的痕迹,石雕和砖雕点缀其中。这里的田地很少,西递人经商、从仕,在这里凭着自己的努力建起了一座座精巧的住宅,世代相传。如今,成了游客的目的地和画布上凝固的风景。但西递人仍生活在这里,吃饭、睡觉、做点小生意,白天客人来的时候,偶尔做些招揽,夜晚来临后,便彻底回归宁静。

青旅也是如此,天光明亮的时候,男生女生们便在这里画画、低声聊天,偶尔有浅浅的笑声、吉他声,暮色逐渐降临时,便渐渐散去。坐在二楼回廊矮矮的竹椅上,轻风、细雨飘荡,桂香慢慢袭来、暗暗离去。香气来自门口种的几株金桂,挨着一楼走廊正对的池塘,池水中是绿绿的浮萍,枝头上开满一簇簇金黄的花。桂树下有几张木桌和条椅。

下午的时候,店里的前台(或许是店长)女孩,嚷嚷说,要下雨啦,桂花就这么落掉太可惜啦,摘一些留着酿蜜做菜也行。不一会,透过窗棂,便见到她脱了鞋袜爬到桌子上,窗格低矮,只能看见赤足和露着的半截白皙小腿,时不时地踮起脚,偶尔有桂花掉落到木纹的桌上,围在她的脚旁。

晚上店里的桌子上便多了两个装桂花的瓶子,略小的几乎装满,大的装了一半。打开盖子,甜甜的桂香随风飘了出来,想必味道不错。雨果然落了下来,夜晚越发寂静,一位我忘记了从哪里来的客人放着不知道的什么歌曲,时间慢慢地滑向深夜。

电话却响了起来,有客人过来找不到地方了,姑娘披散着头发讲了一通电话,最后还是打着伞出门。好一会后,脚步声响起,过去,又回来。一位帽檐朝后反带的女孩跟着走进来,好像很饿的样子,“有没有饭吃啊,我们俩从中午就开车一直到现在”。嗯,这都快12点了。正好想起晚饭时买了两个烧饼预备做干粮的。女孩很是高兴,拿着跑了回去,一小会后又拿着跑了回来,“这个太干了,实在吃不下去”。

于是炉灶的声音响起来,随后小半盆蛋炒饭端了上来,灯光下亮亮的颜色,甚是好看。有这机会,也跟着吃了一碗,很是好吃,只是没有放桂花……蛋炒饭能放桂花吗?说真的,真的很想知道这桂花她到底打算怎么吃呢。

夜色深沉,坐在二楼回廊低矮的竹制茶几旁,风斜斜地吹进来,雨丝飘落,桂花的香气慢慢袭来,又随风暗暗散去,飘入夜色中的屋舍,飘过路边的篱笆、溪水上的石桥、曲折的小巷、雕花的窗棂。不禁仰望天空,这散落人间的桂香,又是来自何处呢。李商隐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却觉得,我们这些凡人的智慧,怎能理解嫦娥仙子的情怀呢。或许天下的桂树,都来自月宫,天下的桂香,都是仙子调制而成的吧。

想一想,在月上梢头的时刻,黄昏浮动,暗香沁人,若是有约的人们,早已意乱情迷、不知这香自何处了吧。

西递,便是这样一个地方。

附:
诗一首。西递并非只有金秋,西递有许多时刻:
秋雨和风遇昆仑
月桂染香素手中
莫道无非秋意盛
映雪春花别样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