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富贵又有才气的吴敬梓,中晚年怎就落得如此穷困潦倒?
公元1701年,康熙40年,一代文学大家吴敬梓出生在安徽滁州全椒县探花府。
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诗:“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只此一句,便足见吴家的家族底气,不过吴家也担得起这赞誉。
吴家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弃农弃医开始从文,先祖吴沛虽未及第,但写成的《题神六秘说》和《作法六秘说》,专讲八股文的写作,对科考大有裨益,在子辈中共培养出四个进士,其中还有一个一甲三名探花,颇受皇帝赏识,只是后来子孙虽也有有才华之人,但大都止步于秀才,吴敬梓父亲吴霖起因为文章写得出类拔萃而被选中拔贡,因父母有病需在家尽孝,同时苦读以求高升,即便如此,吴家先祖创下的基业和赢得的名声,也足以照拂后代子孙。
吴霖起其实也并不是吴敬梓的亲生父亲,吴霖起膝下少子,吴敬梓是过继过来的,亲生父亲是吴霖起堂弟吴雯延。按照吴家的家规,吴敬梓的名字本该只是两个字的,他出生那年,祖父吴旦诗文集《赐书楼集》刻印完成,吴旦便想给孙子取名做“梓”,一是指付梓,二是指良才,后加一个“敬”字,一是为敬仰皇帝所赐之书,二是要敬重祖父所著之书,吴敬梓之后,再无同辈以三字命名。
祖父吴旦,以及吴家上下,对吴敬梓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在人生的前半程中,吴敬梓也确如家中长辈所愿,聪敏,机智,才华横溢,十八岁时考取秀才,只是在这之后,吴敬梓多次应试都未中,生活也多遭挫折,人生开始走下坡路,时常需要朋友接济,四十一岁时彻底放弃科考,开始撰写《儒林外史》,五十四岁时,猝死于扬州一小客栈内,差点被当做饿殍收尸。
家境良好,腹有诗书的吴敬梓,按一般的套路来说,就算做不到飞黄腾达,人生也不至于如此差劲,哪怕因为《儒林外史》后世将吴敬梓尊为大文豪,但对于当时的吴敬梓,还有他的家人来说,他就是失败的。
吴敬梓到底是为何走到这种境地呢?人不会一日变颓,家也不会一日就败,凡果皆有因,人一生的境遇,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01.
亲情的淡漠
吴家掌门老爷,吴敬梓祖父吴旦还在世时,吴家的大小事宜,他有绝对的话语权,纵使家中其他支系成员心里对家产有什么想法,也不太表现在明面上,只敢私下里跟亲近之人说说。
吴旦一病危,吴家人的脸就彻底变了,缠着从赣榆回家探望老父的吴霖起要求分家产立门户,吴敬梓生父吴雯延甚至直接拿着早已写好的文书让吴霖起分家产,而这份文书,让吴雯延占了吴家一半的家产,这个吴敬梓生物学上的父亲,是一点多余的心思也没给吴敬梓留,吴霖起没有办法,从扬州请来了一位太公辈分的人物,才暂时平息了这场分家闹剧。
吴旦再次病危时,忙于公务的吴霖起没有自己回家,而是让吴敬梓回家,一是为考试,二是吴敬梓已经十六七岁了,可以开始学着处理一些家中事务了,饶是是亲生儿子回来,吴雯延也没断了要分家产的念头。
吴雯延按下不说,毕竟血缘关系在,再怎么也不至于对儿子太过分,吴敬梓一个堂叔吴霄瑞直接说吴霖起欠他一百八十两,让刚成婚不久的吴敬梓帮着还了,吴敬梓本就不看重钱财,况且按堂叔说辞,这笔借款是解了吴霖起燃眉之急的,就答应不久便还,还是他新婚妻子陶媛儿看出事情蹊跷,提议暂缓一下,并打听出来吴霖起并未向吴霄瑞借钱。这可把吴霄瑞惹急了,上蹿下跳地嚷嚷,只是事实确实摆在那里,吴家其他人都知道,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这也算是吴敬梓第一次见识到人心,甚至可以说是亲人的恶。
而这恶,在吴雯延吴霖起先后离世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
仗义疏财的吴敬梓在当家之后,依然对于钱财没有多少概念,经常性地会给穷人和弱者银子,这导致族中人对此颇多不满,时不时地就到家中老太爷那里告状,家也到底还是分了。
按照当时的礼教规则,吴敬梓作为长房长孙,家产不说比别家多,也不会少到哪里去,只是他骨子里还有读书人的清高在,很多东西不愿意去争,所以最终分到他手里的,只相当于别家的三分之一。
祖辈一手创立的吴氏家族,就此分崩离析开始走向败落,吴敬梓也在痛苦、失望等各种负面情绪中患上了糖尿病和肺病,贫病交加,不擅赚钱理财,不久之后又遭遇丧妻之痛的吴敬梓,颓唐地过了许久。
我们常说,做人要自立自强,不可过分依赖于他人,但我们也要知道,一个家族的兴盛,很少情况下是能够靠一个人完成的,需得家族中各人都做出自己的贡献,付出自己的努力,想要坐享其成、独享成果的人多了,那么这个家族也就离衰败不远了。
吴家,就是一个例子,始于一辈人的勤学苦读,也终于一辈人的精于算计,吴敬梓虽自小饱读诗书却并没有多少赚钱的本事,没了吴家做后盾,在社会中自然越走越难。
02.
三观的养成
过继这件事,家里人并没有刻意瞒着吴敬梓,两家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夹在亲生父母和继嗣父母复杂关系之间的吴敬梓,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处理,再加上族中其他人对他才华的嫉妒,导致在亲友中只有一个堂兄吴檠与他亲厚,倒是与家中下人关系不浅,吴敬梓的平民意识与底层意识就是在这个时候养成的。
吴敬梓小时候遇到过一个王姓牛倌,即是《儒林外史》开篇王冕的原型。
王姓牛倌荷花画得非常好,并以此养活了自己和母亲,还获得了一个不俗的名声,这让吴敬梓非常钦佩,认为人不一定是要考取功名才能有所成就,在某一领域做到极致同样也可以。
不过,这些观点对科考没什么益处,甚至于可以说是扯后腿的,但对吴敬梓日后写出《儒林外史》功不可没。
上文有提过,吴敬梓对钱财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只要手里有钱,该花的不该花的,他都会毫无顾忌地花出去,从家乡全椒搬到南京时,自己都只能租房住了,却还帮一个文友付了租金,平常散出去的更是不计其数,等到真的需要时已无力再赚,因为他的父亲吴霖起也是这样的。
吴霖起在赣榆做教谕时需要修缮学堂,知县为难他让他直接与知府和学正周旋打点,好让他们拨款,小小教谕越过知县向知府要拨款显然不大现实,吴敬梓提醒说用家里的钱就是了,吴霖起听了居然可行,找乡绅筹点,从自家拿点,再找知府拨点,这事不就解决了吗。
吴敬梓年少无知不知钱财可贵,可笑吴霖起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家族里生活了那么久,依然还是天真,弄得钱也贴了,苦了受了,好名声还被啥事没干的知县给占了去。
作为吴敬梓名义上的父亲,吴霖起对于吴敬梓的影响不仅在于金钱观上,为人处世也一样。
还是因为修缮学堂的事,一个师爷曾提醒过吴霖起花钱打点一下,事情会好办一些,吴霖起不想弯腰求人,就没有把这话当回事,把所有的难处都自己抗了下来,最后还因为不会巴结上司而被罢官回乡。
吴敬梓也曾遇见过想要举荐他之人,当时乾隆皇帝下诏不拘一格举荐人才,南京学训唐时琳就想举荐吴敬梓,只是那时候的吴敬梓尝够了科举的失望,一心扑在自己的事情上,即便碍于各位大人的三请四请答应去参加,最后还是颇费心思地逃了廷试。
让人在赞他们高洁风骨的同时,也叹息于他们的艰难处境。
在生长环境和成长境遇的影响下,吴敬梓同情底层人民、自小只会读书却认为科考不是唯一的路、不懂钱财的来之不易、不屈从于权贵与现实,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他的人生,早就标上了“悲剧”的注脚。
03.
命运的捉弄
吴敬梓十八岁时,其实就已考中了秀才,按照他平常表现出来的才华来说,大家都觉得继续中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此后多年,吴敬梓的名字再没有出现在榜上过。
二十二岁,安庆乡试未第。
二十九岁乡试受挫,以“文章大好人大怪”之名落榜。
三十四岁,开始厌恶科举考试。
三十六岁,三拒荐考“博学鸿词”。
三十八岁,发誓不习八股。
四十一岁,彻底放弃乡试。
吴敬梓的人生,就这样一步步从万人称赞,走到了万人嫌弃,甚至于有大人教育小孩子千万不要学吴敬梓,除了家族、自身,以及一些社会因素外,还隐隐有几分命运的味道。
岁考在际,生父病重,本应安心备考的吴敬梓却不得不两地奔波。
考中秀才之后不久,家族便开始争财夺产,没有了吴旦支撑的吴家很快一片狼藉。
饱受世态炎凉之后下定决心考举人给家人安慰,却偏巧碰上了考制改革,会试前酒后又妄议了一番科考被人举报,考卷被评为“文章大好人大怪”,他又不肯听取姐夫意见跟主考官大人求情,虽会试文章名列榜首,最终在乡试中还是名落孙山。
嗣父、妻子相继离世,吴敬梓失去了最亲近的两个人,内心充满了悲痛苦闷,根本无心备考。
这一桩桩一件件连起来,造成了吴敬梓仕途的不顺,也早早地在他心里埋下了远离科考的种子,让他在四十出头的年纪里,就彻底放下了对科考的幻想,只一心一意地写在脑海中谋划了许久的稗史。
以当时的眼光的来看,吴敬梓无疑是失败的,空有才情却无功名,本有丰厚家财却被一点点散尽,不能给妻儿安定的生活,引以为傲的《儒林外史》经过友人十余年的奔波才得以刊印,百年之后才被世人奉为瑰宝。
但正如吴敬梓所说:“我家祖上虽曾考出四个进士,但著述上并无建树,不过封了高官而已,哪个的诗文传世了?可见科考不在文采,而在是否符合官规。”是呀,古今那么多状元,有作品流传于后世的有几个呢?如今《儒林外史》的地位,是可以与四大名著比肩的著作,这对于呕心沥血创作它的吴敬梓来说,便是最大的安慰了吧。
命运给了你一些,便会从你手中拿走一些,不妨把它反过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