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钱是怎么来的(下)——赚钱之道
如果说长跑短跑是或的关系,那么挣钱和赚钱毫无疑问是和的关系。你的收入当中,有多少比例是劳动收入,有多少比例是投资收入?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打算把这个比例变成多少?

01. 资本
专栏讲述了资本的三个要素,大小,时限和站在资本背后的智慧。
资本的第一个要素是大小,换句话说就是你有多少钱可以去投入。资本的所得等于你的本金乘以成长率,所以就算之前的成长率很重要,那么你的本金大小也是非常重要的,两个乘数,缺一不可。专栏竟然还推荐了一个现成的投资组合GAFATA,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实现了的。拿了1万块钱,通过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斩获了30%,也就是3000的收益…… 这个收益率是非常高的,但是收益的绝对值也就相当于我一个星期的工资而已。资本不够大,即便选准方向,收益也不算特别惊人。
书本的第二个要素是时限,还是前面我实践的例子,今年的夏天我就把我买的投资赎回了,理由是要用钱。其实用钱的计划我早就有,在年初就确定了夏天需要一笔资金。因此现在回顾来看,这笔钱是不应该投到股票里去的,因为投入之后我其实每天都在提心吊胆,要不要把它卖出来,要不要把它拿出来?我想去盈利但又非常怕亏损,这其实是投资的大忌。所以这也是老师强调的,需要有无期徒刑资金的理由:只有你的资本可用的时间无限长,你才最终一定会等到那个价值被高估的机会。

最后一项是站在资本之后的智慧,这一点呢,要多少都不嫌多:就如股神巴菲特那么牛的人,终其一生还在不断的修炼自己的技能。看财报,分析业绩,用哲学的头脑思考社会的未来。这个概念只能先放在心里,有效的学习其实还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之上的。只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做到,吃一堑长一智,或者甚至是举一反三,让自己的投资智慧尽快成型。关于这个维度,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如果你有资本却不能驾驭资本,还不如没有资本。
02. 避险
贯穿全文思想的核心一句话是,投资的刚需是避险。背后有三个核心的概念,第一个是,我们为什么投资?第二个是,什么是风险?第三个是,怎么样才能躲开这些风险?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情是确定的,而另一些事情是不确定。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比如说我们总有一天会变老,比如说80后会比90后先变老。而另一些事情就是不确定,比如明天是刮风下雨还是晴天,或者是,我们买的股票明天会涨还是会跌,这些都是不确定。我们为什么会投资,这个背后的原因就是结合了很多的历史规律,人们可以预测到的一个未来,那就是我们持有现金的话,是很危险的,因为购买力会被通货膨胀吃掉。所以在我看来,投资,就成为了跟吃喝拉撒睡一样重要的事情,是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
投资的核心理念是用钱去赚钱。但是,投出去的钱可能能赚来钱,也可能被赚走。这种背后的不确定性就是我们称之为风险的内容。举个例子,给你一张背面朝上的扑克牌,让你猜它是红色还是黑色。在没有掌握任何信息的情况下,你的策略只有一个字,蒙,然后猜对的概率是50%。所以对待一个投资项目,如果你也用同样的策略的话,很可能你盈利的概率连50%都不到。但是,我们把这个例子稍微调整一下。在你猜测之前,允许你看一眼这张扑克牌,然后再猜测它是红色还是黑色,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都会猜对。例子虽然有点极端,但是这说明风险是可以通过学习(研究)降低的。

举这个例子,其实是想回答第三个问题:很多风险,可以通过一些额外的信息来弥补,而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我们必须亲力亲为,实事求是,不能投机取巧,不能耍小聪明。还是刚才那个猜扑克牌的例子,如果不是你亲自看的,而是我看完了告诉你的,甚至是我看完了经由10个人转述然后告诉你的,这就不能帮你有效的规避这个风险。因为不是我亲自投资,我很可能看错了,或者是告诉你个错误的答案。所以说风险可以通过亲力亲为学习和获取信息来有效降低,不要跟明灯,不要做伸手党,吃亏的终究是自己。
还记得早先说的资本的三个要素吗?大小,时限和背后的智慧。学会避险就是提升了背后的智慧。
03 复合年化收益率
如果你知道复合年化收益率的概念,那么说明你是一个有一点理论知识的投资者。专栏的文章里面非常简单粗暴的告诉我们,即便大师所最求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也不过是15%。这至少说明在投资领域,这个是这个成绩已经是相当不错,常言道,股市里面一赚二平七亏损。如果你不仅能够赚钱,而且能够赚超过年复合收益率15%的钱,那简直是万里挑一的成绩。
回顾自己的几年定投,很多品种持续了不到一年就结束,都不算是坚持做到了长期。而最长的品种其实在手里面也就是三年多的时间,和很多大神级的人物比起来,也远远算不上是长期,但是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收获。而且渐渐的发现,持有的时间越长,这种看似不太容易的年化收益率,就越没有那么困难,因为高点的机会总会出现,低点的地方使用定投策略一直在持续买进。但是问题在于,这个过程实在是太煎熬了:放心不下的时候总想看看股价,低迷的时候总想斩仓换马…… 我们对抗的时自己的天性,这也是有没有智慧最大的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刚才这里面强调的是放在投资领域,那么放在个人成长的领域,这个数字又值多少呢?于是我统计了参加工作五年以来,每一年的收入数据。平均起来每年居然有,将近25%的增长。当然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起步阶段或者增长率是比较高的,在未来在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人的潜力其实比钱的潜力要大很多。
这个道理想明白了,接下来的思路就清楚了。已经攒下的钱,按照既定的策略,让他去保持一定的复合年收益率增长。而剩下的精力注意力和时间,都用来投资在自我的成长身上,争取保持一个相当不错的复合增长率,这需要保持学习,拓宽视野,在不同的维度发力,追求更多的收入。
04. 预测 :聪明人是怎么从傻瓜手里赚钱的?
如前所述,站资产背后的智慧,是资产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拥有大智慧的人行事谨慎而果敢,都是聪明人,而那些没有大智慧,就敢拿着钱四处乱碰的人,我们称之为傻瓜。塔勒布有一部著作叫《随机漫步的傻瓜》,说的就是这一类人。他们是随机事件当中的幸存者,撞上了好运,所以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赚到的钱。但是他们的成就是因为运气造成的,而并不是自己的实力。相比之下,另一些人,就是我们所说的聪明人,在行动之前,就研究好了各个可能的变化场景,并且成为各种可能的结果,做了充足的准备,显而易见的,他们也都成功了。这两类人有一颗非常明显的相同的特征,就是在这一局的游戏当中,是一个成功者。而且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特征,也就是,如果一直游戏这样进行下去。他们的结局会完全不同。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一门大学本科的数学课程,贯穿着一个人的一生。期望,方差,正态分布,这些概念,帮我们明确着,自己的目标和位置,也帮我们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项。很多人都喜欢去赌场玩,体验那种心跳刺激的感觉。但是我太太就觉得赌场特别无聊,是因为她怕输钱。我也不喜欢赌场,是因为计算之后发现一定会输钱:里面全都是负和游戏。反过来的资产和投资项目也是一样,当你没有调研就胡乱的作出选择的时候,基本上就属于扔了一个骰子跟赌博一样。而缜密的人会经过深思熟虑,在一开始选中了这一个投资项目的时候,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虽然表面上,他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但是背后的机理和付出,是这两类人的分水岭:傻瓜终会因为所谓的运气而输掉,而聪明人则永远是赢在实力上。

孙子兵法有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说的就是能打胜仗的军队,都是先确定了能打胜仗,然后才找人打仗。而相反的经常打败仗的军队,都是先随便找人打仗,然后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赢。投资是盈利还是亏损,在买入的那一刻就已经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