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调色板
读张爱玲的《金锁记》,被这样的描写惊艳到。原来,作家也可以是画家,在她的笔下,是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画卷,且有灵魂的深意,穿越时空,纵横记忆。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月光照到姜公馆新娶的三奶奶的陪嫁丫头凤箫的枕边。凤箫睁眼看了一看,只见自己一只青白色的手搁在半旧高丽棉的被面上,心中便道:“是月亮光么?”凤箫打地铺睡在窗户底下。那两年正忙着换朝代,姜公馆避兵到上海来,屋子不够住的,因此这一间下房里横八七竖睡满了底下人。
由月亮的颜色形状勾起无限的遐想,月光下的生命活动组成丰富的小说元素。故事温婉柔和如月光,静谧下的暗流涌动,欲盖弥彰,扣人心弦。
练习仿写:请用不止一种颜色来描写某个人物的心理状态片段。人物心理状态可以自行设计。比如:恋爱时,分手时,离别时,愤怒时,退休时,尴尬的…
恋爱时:
围墙外高挑的凌霄花坠下一串串火焰似的花蕾,开了的就像一个个橙色的小喇叭,唯恐别人不知道它们的绽放。她拿着剪刀,剪那墨绿浅绿鹅黄的芭蕉叶,插在提篮里;再剪几串凌霄花,缠绕在篮筐上。他来的时候,也许会看到她心里的凌霄花也会慢慢缠了来,让他摆脱不了,像空气里弥漫着海桐树淡白的香。
分手时:
空中有雀儿飞过,眼前闪过一道灰色的弧线,在地平线的方向消失。夕阳泛着微红的光,如打散了的红墨水泼在河面上。一头黄牛低着牛角在啃噬泥土或者草根,头几乎要淹进水里。
他突然心生一种要骑上牛沉入河底的冲动。他刚想甩下背包,这时候老黄牛抬眼瞧了瞧他,如铜铃暴起的充血的红眼珠定定地望着他。他从它黑褐色的瞳孔里看到了自己忧郁的影子。一滴泪滚落,是牛的吧?怎么酸涩的是自己的眼睛?
离别时:
她从自己脖子上解下紫罗兰的围巾,在手掌里用力握了一下,然后从他的寸头上甩了过去,围在他的脖子上。他竖起衣领,把围巾裹进胸膛,像藏了块紫水晶,他感觉胸口都亮了。
他拢紧她的羽绒服领口,不让风刮进去。然后他用力握了一下她的手,又坚定地放开,朝她挥了挥,转身头也不回地进了车站。她眼圈泛红,依依立了许久。
愤怒时:
他两眼布满血丝,怒目圆睁,太阳穴两侧青筋凸起,胸中突然鼓出来的气来不及从鼻孔里顺畅地呼出,以至于他的胸膛高低起伏不停地喘息着。火山熔浆在奔涌,迅疾喷发;又或者呼吸堵塞,瞬间窒息。
红晃晃烈日灼心,嗞嗞的火苗如毒蛇黑信,乌云盖境,暴躁的眼神闪出霹雳寒光,顷刻要把这个世界点燃。
在一堆建材和工具堆上,他看也不看一眼,拿起一块60公分长的瓷砖,对着自己的正前额脑门,“嘭”地一家伙拍上去。白瓷爆裂,碎片稀里哗啦撒落一地。一滴两滴猩红的血在白瓷上渗开,如一点两点梅花开在废墟上。额头没有开花,手指被割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