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到开心,才能全力投入学习,千万别为高薪去念不喜欢的专业
对于充满无限可能的高中生,苏先生有话想说:
「世界很宽广,需要各种工作组成,不必为了高薪去念不喜欢的科系,因为当你真正感到开心,才有可能全力投入学习。」
这几年我发现,有些学生可能因为毕业后的薪资不错,或是随考试成绩分发,于是进来念编程。在完全没接触过程式设计,又缺乏兴趣的情况下,往往读得很痛苦。我观察,成大编程一年级新生,每年大概有2成会被当掉。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常在课堂上做的,就是问学生:「要不要转系?」
我会诚实地告诉他们,假如你不喜欢写程序,就赶快转系。这个世界很宽广,我们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总之,不该浪费4年时间,却连一项重要的技能都没学到。
对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因为课纲纳入程序教育,加上不少学生考APCS(大学程序设计先修检测),接触程序比过去的大学生更早,更有机会及早知道喜不喜欢。
针对程序语言,若你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资源真的不虞匮乏。所以我说,学程序是最不需要老师的,因为网络上有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只要你感兴趣,随时都可以学。
从生活中的小事,应用所学技能
比起写程序,我反倒认为高中生更需要培养「解决问题」、「逻辑判断」这两项能力。这不必向外求,只要用心、积极参与新课纲中各项的探究与实作课程,大致上就可以具备。
另外,我觉得勇于挑战、培养学习的自发性,也很重要。
举例来说,我们系上有学生对于在课堂上解程序题,已感到没有挑战。于是他上网找到有人在开发open source(开放原始码)项目,主动加入。起初写不好,还被网友嫌弃,但他不放弃,慢慢修正后,愈写愈上手,后来有美国公司直接延揽他成为员工。
换句话说,机会不会自己找上门,端看你怎么去应用学会的专业技能。
有的高中生已经学会写Python,就可以透过它来做社会调查。比如,你想了解最近讨论度很高的藻礁,可先设计问卷,再用程序跑出统计结果,过程中就能展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把过程记录下来,作为学习历程档案的佐证,很快便能让人看见你的优势。
我还是强调,每个人都要找到兴趣所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路径,就是给自己时间探索。
以我自身为例,国小时,父母工作忙,我常在外东晃西晃。有一天,因为唱片机坏了,我拿到电子材料行修,老板维修不到10分钟,唱片机就起死回生,当下我感到非常惊奇。此后开始常买电子材料回家练习焊接,老板就建议我去念电子或电机系。
考上交通大学控制工程系后,我原本满心期待圆梦,却遭遇极大的挫折。包括电路学跟电子学,都在被当掉的边缘。后来我决定看看外面的世界,毕业后,到美国纽约科技大学念电机研究所,当地教授的教学方式重启我对电路设计的希望,让我一路念完博士,之后接受史丹佛大学音乐声学计算机研究中心的延揽。
现在,我的专长是数位音讯处理、影像视讯处理与压缩、计算机音乐分析合成等,又回到我最初感兴趣的地方。
练习与有竞争关系的同侪合作,多听取他人经验
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中生,我建议可以先培养以下3种能力。
第一、学会解决情感问题。进入大学后,很多人都会修恋爱学分。怎么跟另一半相处?怎么面对告白被拒?或如何处理分手?这些在高中时可能都没经历过。多听听其他过来人的建议,才能处理得更圆满,让自己在一段感情中健康成长。
第二、培养生活治理能力。有的高中生上下课有家长接送、三餐有爸妈准备,缺乏管理生活的能力。但上大学后,食衣住行统统都要自己来,也要开始建立金钱观念,每天练习分配生活开支。这都是崭新的挑战,最好从高中就慢慢练习。
第三、则是学会与同侪从竞争变成合作关系。从国中开始,因为成绩、排名,我们跟同侪多半有竞争关系。如果你没有办法拿捏尺度,跟有竞争关系的同侪合作,那上了大学后,大概会独来独往,未来进入职场,也很难与人合作。
学会与人合作,会让你收获很多。碰到比你厉害的人,你可以向他学习;假如别人能力不如你,你也可以在教会他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东西。
最后,我想沿用日本趋势大师大前研一的一句话:「过去成功的路,是指向未来的失败。」人生要靠自己探索,忠于心之所向,才能走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