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你惩罚孩子的方式,正在惩罚你。

2020-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磊磊Eva

我是张磊,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靠近我,激励你,我能,你一定可以。

今天是2020年6月3日,这是我原创文章的第 190 篇。


孩子小时候:

“你不吃饭就不能看电视。”

“你再哭,就不给你糖吃。”

“你不去幼儿园,就不给买玩具。”

……

孩子长大以后:

“你不给我手机,我就不学习。”

“你不给我奖励,我就不好好考试。”

“你不给我买房,我就不给你养老。”

……

而这种模式,她会复制到整个人生当中。

工作的时候,领导不加薪就不努力工作。因为不努力工作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恋爱的时候,恋人不顺从,就不回应爱。亲密关系建立困难。

当父母之后,孩子不服从,就用比你还狠的方式惩罚。

她用过不好自己这一生,来狠狠惩罚期望她一辈子幸福的你。

当孩子小时候,我们下意识地把不相关的两件事情扯在一起。当别人没达成你的期望时,拿别人的期望来惩罚她。

吃饭和看电视,是两件事情,本来就没有任何关联。但好好吃饭,是你对孩子的期望,孩子想看电视,是她的期望。于是我们用惩罚的手段去控制孩子。

惩罚有效果吗?有。至少从表面上看是有。孩子会因为害怕你的惩罚,而“听话”一两次。

有弊端吗?有。至少有4个明显弊端。

惩罚会让孩子感到愤恨、做出报复反叛的行为,有些孩子会退缩,变得偷偷摸摸或者自卑。

1、愤恨

让孩子感到愤恨,她觉得这不公平,我不吃饭,但是你原先答应让我看动画片的,现在说话不算话不让看了。吃饭前不是这么约定的,你说怎样就怎样,凭什么?

但事实却是如此,我们经常以大欺小,恃强凌弱。被常年“欺负”的人,不愤恨才怪呢。

2、报复

孩子心里会想:好,你居然这样对我,等我找到机会,我一定要扳回这一局。

现在孩子小,你可能感受不到反击。等青春期,她的力量足够大的时候,你现在惩罚她的方式,就会一个个回到你身上。

或许不是非常直接的正面报复,但孩子会故意搞砸你很在意的事情来报复你。比如你很在意她的成绩,于是在大考的时候没考好,心里不会感到愧疚,反而有一丝丝窃喜。

3、反叛

孩子会跟你对着干,为了证明自己不必事事按照你说的做。孩子的不配合因为你强制要求服从,孩子生来就有独立的人格,事事顺从违反人格发展规律。反叛是必然的事情。想想你小的时候,是否也是这样?

4、退缩

被惩罚之后,这个惩罚的事项,就变成偷偷摸摸的行为了。比如为了惩罚孩子没好好吃饭不给看电视,等她具备行为能力的时候,会偷偷打开电视看。其实不会很久,上幼儿园中班开始你就能发现了。

严重的会引发自卑,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所以被惩罚。产生严重的自我不认同,导致未来没有勇气去尝试更多事情。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让孩子承受自然后果。

比如不吃饭,直接后果是一会可能肚子会饿。在约定好用餐规则之后,孩子明确表态不吃饭,直接收走,并告知两餐之间没有加餐,只能喝水就好了。

孩子因此学会了自我负责,知道吃饭是自己的事,饿了饱了都是自己的事。以后遇到其他事情,比如学业、比如择业、比如择偶,都能对自己负责。这不是我们期望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吗?

到了约定的时间点,该给孩子看动画片还是按照约定给她看就行了。言必行,行必果。这难道不是给孩子做正确示范,培养孩子言行如一的良好品格吗?

让孩子学会承担自然后果,不会怨天尤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了你。

以后吃饭不用盯着、做作业不用盯着、工作不用盯着,啥事都能自己搞定,过好自己的一生,不就是我们期望看到的样子吗?

惩罚孩子,最终惩罚的是你自己。

尊重孩子,最终尊重的是你自己。

惩罚谁都会,育儿要智慧。

我是张磊,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靠近我,激励你,我能,你一定可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