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针灸中医佛道人华夏佛藏

【南怀瑾老师】道家修仙的名言:“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

2019-08-06  本文已影响34人  传承网

道家修仙的名言:“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

我常常告诉一般同学朋友们,你们修道要修到“逍遥”,学佛要学到“自在”。你看那些信宗教的人,一脸宗教相,装起那个修道的样子,那个死相最讨厌,既不自在又不逍遥。现在用功的重点告诉你,浮游自在,又逍遥又自在。古人有一句话说,我们讲过好多次了,要想长生不老,“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一个人天天要哈哈大笑,一天多笑几次,比你打维他命吃补药都好,一笑,脑神经就松了。你看每一个人走在街上,那个苦瓜相像银行讨债的面孔,一天到晚心里在烦恼,脸上每一个细胞都绷紧了。你这样修能够成道?我第一个不相信!

《我说参同契》

人要笑,一笑呼吸就出来了,很开心,整个松了。你们平常都很紧张,你看印度塑的那个佛像都笑的,很轻松。一般人都很紧张,我说那是讨债的面孔,一笑就放松了,就好了。

中国人有一句很好的修道经验的话:“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修道想成神仙,没有另外一个法子,只要一切烦恼痛苦都丢掉放开,永远高兴,这样才会修成神仙。会不会成为神仙不管,至少可以冒充神仙,活得很快活(众笑)。对啊!这一笑就好了。······

中国的道家做功夫有句最好的话:“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我看你们诸位,很多都很严肃,我们中国土话讲,这些脸都是“讨债的面孔”。所以人与人之间一笑,很多事情都解决了。

我以前常常告诉这位美国外交官艾德,他家三代都是外交官,他也蛮严肃的,我每次看到他都要他笑。外交官更需要笑,很不高兴的时候也要笑(师示笑脸),很重要。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

我们一般人,被时间空间所限制,自己心里永远得不到解脱,得不到自在,始终被外在的环境障碍住了,因此达不到“滑和”的境界,也就达不到一个祥和、安适的境界。勉强用佛学的名词来解释,就是达不到身体的自在和心灵的解脱;因此说,“不可入于灵府”。“灵府”在《庄子》这里才出现,一般人把它解释作心。不过,不是我们心脏的心,而是讲心的体,所谓包罗万象,都是唯心所造,庄子把它称做灵府。后来道家以及道教,就用了这个名称,把所谓天人的境界,得道的境界,叫做灵府。以后又加上宗教的色彩,在道教里,把灵府描写成天堂,再有各种各样的述说。实际上,庄子借孔子口中所讲的灵府,就是心灵的意思;所谓“不可入于灵府”,就是不能升华到心灵最高解脱的境界。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这个“兑”字就是“悦”。假使一个人的修养,到达了随时随地都在和平愉悦的境界,心中没有烦恼,没有悲忧痛苦,“和豫通”,流通和豫之气,与天地相通,入于灵府的境界。“而不失于兑”,一天到晚,都是愉悦的,那就是道家修神仙长生不老的名言:“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要学神仙,没有别的方法,只生欢喜不生愁。能够随时随地保持心境在愉悦的状态,没有忧愁烦恼在心中往来,自然可以到达神仙的境界。

《庄子諵譁》

“凡此诸阏,废虐之主。去废虐之主,熙熙然以俟死,一日、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谓养。拘此废虐之主,录而不舍,戚戚然以至久生,百年、千年、万年,非吾所谓养。”

现在管子下面的结论,这里是重点。他说譬如我们老辈子读四书五经出身的,每人都标榜自己是儒家,实际上大家都是宋朝朱熹、陆象山的理学,规矩得很,这个话你们年轻人不容易体会到。所以我经常说,中国的理学家是佛教律宗的人,坐也规矩,行也规矩。要出去,祖宗前面敬个礼,回来敬个礼,规规矩矩。我在这些老师前辈的前面,就深深体会到那个理学家之可怕,也就是这一篇里头管仲所讲的,把自己的欲跟意志压制得死死的,一点活的生气都没有。

所以管子这一段反对假装、堵塞,非常有道理。“凡此诸阏”,故意把自己要看的不敢看,要听的不敢听,装那个死相,他说硬把自己堵起来。“废虐之主”,把自己的自由意志废掉了,虐待自己。“去废虐之主”,把心里头这些鬼心思拿掉,“熙熙然”,熙熙就是我们笑的声音“嘻嘻”,写成“熙熙”,形容一个人非常活泼自由,如沐春风中,一脸的自在相。“以俟死”,人生最后有一天要死,可是没有死以前还是高兴的、快乐的,脸上不要绷得那么紧。我经常在街上看到,尤其到银行、办公的地方,每人都是债主的面孔。有个人说,老师啊,我在美国的时候,一个美国人好朋友对我说,你从出生到现在会不会笑啊?我才警觉到我这个脸孔太不对了,不会笑,像讨债面孔。

 

所以要学着笑,人生何必摆起那个死样子啊?“一日、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谓养”,活一天也好,一年也好,十年也好,反正在没有死以前要快活自在,宗旨在这里,这个叫做养生。用不着吃维他命,你就是快乐,这就是中国道家说的“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就会得道。所以你看从前大陆的丛林,不管是显教、密教的修行,已经传道给你了,一个大肚子的弥勒佛,哈哈地笑,弥勒佛前面一副对子,“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就是先学笑。所以学佛的人先学弥勒佛,学道的人先是“熙熙然”。总而言之,没有断气以前一秒钟,我活得还是快活,何必在那里担忧死了怎么办!

我们讲到杨朱代表管仲说的话,讲人生的境界,“拘此废虐之主,录而不舍”,一个人非常拘束,虐待自己,把自己活着的生命变成一个残废人一样,让自己心中的这个观念做了主,始终不放下。“戚戚然”,一天到晚愁闷不乐,这样地活着。包括我们修道,一天到晚忙得要命,尤其是后世道家思想,子午卯酉一定要打坐,饭也可以不吃,“以至久生”,拼命求长生。不过我看了几十年,也没有看到一个修道家的人能好好活得久的,不是高血压就是心脏病死了。练工夫的人都练到这个结果,管仲认为不是养生之道。“百年、千年、万年,非吾所谓养”,假使把自己拘束得那么痛苦,一天到晚担心得要命,小心得要命,这样地活着,活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在管仲的看法,不是养生之道。这个话是不是管仲讲的无法考据,不过在历史上,管仲的作风是比较自由的放任主义,可是他不超过范围。

《列子臆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