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人物粗解

2019-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叨叨魅

        《故乡》写于一九二一年一月,是鲁迅以一年半之前回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素材,写成的一篇短篇小说。文中以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闰土和杨二嫂几十年间前后的变化为代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反映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广大农村的生活状况:凋敝,萧条。人们迫于生计,精神思想停滞不前。小说以“我”的眼光看中国农村,又明显显示出“我”对于改善这种状况的力不从心,于是,在小说结尾处有所呼吁: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对于这样一篇背景宏大、主题厚重的作品,要真正理解主旨,必须要体悟到人物特点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文中对二十年前的闰土称为“小英雄”,而对中年闰土称为“木偶人”。“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从“紫色”到“灰黄”,是生活中缺少食物、营养匮乏的明证;“很深的皱纹”是岁月在他面黄肌瘦的脸上留下的痕迹。“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破”“极薄”道出了他日常生活的拮据,在深冬的农村却不能保证自身的温饱。“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的双手,无声地诉说着生活中的劳碌与艰辛。“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是的,这是“在海边种地,终日吹着海风的人”必有的特征,但,透过这双眼睛,我们是否也读出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无望?

        小时初来时闰土“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很高兴”,要回家时,“哭着不出门”,这样的状态,不正是一个少年无忧无虑、纯净活泼的成长姿态么?二十年后,站在“我”面前的闰土,“脸上现出欢喜与凄凉的神情”,“欢喜”是因为又见儿时玩伴,童年时的美好,是人一生最温暖的底色,即便生活沉重,日子压抑,眼中难掩凄凉,但生活中的那抹亮色,依然会让苦行者为之一振,激动兴奋。然而毕竟有了生活的磨砺,有了现实窘迫的逼仄,中年闰土再见到“我”,欢喜敌不过生活的重压,激动无法与内心的悲苦相抗衡,因此,“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不是不想说,是心中的苦无从诉说;不是不想说,是生活的难无法倾吐。所以,中年闰土的木讷、沉闷,并不能仅仅归因于他精神麻木、不思改变,是沉重的生活,一日日地褪去了他身上的灵气与活力,将他压得直不起腰,喘不上气。肩负生活重担,他只能日复一日地像黄牛一样闷声作气,默然前行,无暇、无力去思考生活的改变与希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