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戴“金箍”上课 分数决定论不可取
学生戴“金箍”上课 分数决定论不可取
浙江金华一小学学生戴头环上课引发争议,据报道称,该头环能采集脑电波并转化成注意力指数,以不同颜色的形式显示在头环上,而这一黑科技的使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上课专注度和成绩。(钱江晚报2019年10月31日)
虽然这项发明至今并无任何不良反应,且学生们的成绩显著提高,但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无异于给学生上一道枷锁,学生们带着智能头环上课犹如孙悟空带着金箍,随时都在唐僧的严厉管控之下,这样并不值得赞同。
头环的使用很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对头环的效果笔者不得不持怀疑态度。学生们提高专注度真的是头环的功劳吗?或是因为害怕被检测到走神而产生的紧张“临时专注”?取下头环后又是否继续走神?小学阶段学生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是正常现象,像这样让孩子每节课都高度专注,包括自己并不喜欢的内容,且自己的专注指数暴露在全班人的注视之下,实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负担,这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并且专注力指数会像考试成绩一样被老师们发布到家长群,无形中让家长和学生都为此产生了竞争,学生除了应对考试,还需应对注意力测试,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另一场压力赛。在这样急促的逼迫下,上课专注是真实还是自欺欺人,而成绩又能否“可持续发展”也就不得而知。
这是教育盲目追求效率和分数的体现。为什么学校使用头环,且家长们均表示支持?是因为教育焦虑。一方面,学校焦虑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另一方面,家长焦虑孩子落后于人。不久前的量子波动速读称可以靠翻书几分钟阅读十几万字,后被证实是弄虚作假;赤壁一小学三年级始学数学,校长称实验班分数比对比班高十几分,却忽略了一二年级缺乏数学学习会导致逻辑思维培养欠缺;AI人脸识别系统检测学生上课详情被质疑;全国不少地区三年高中内容两年学完,“末年复习”规律被认为是揠苗助长……这都体现了当代人对教育的急于求成,以成绩定高低,从小学起家长们就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追求快速提高,殊不知这样忽视了学生的均衡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真正的教育应该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优质的课程需具有适当的趣味性和丰富的干货,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专注度,而非为了完成任务的“伪专注”。学习也重在质量而不是速率,更不能单单以分数定效果,更需要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且真正高效的专注力也应该是由学生的自觉,家长的督促,在日常学习中慢慢培养的,也并非一朝一夕,更不能妄想借助外力。总的来说,教育黑科技的应用还需理性。
文/王悦(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