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前浪还是后浪,你都应让自己会冲浪
这几天《后浪》的视频在网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各种段子也层次不穷。刚看完的时候。第一感觉是鼻子里有点酸酸痒痒的,脑门儿一紧,便知道我的情绪被感然了。
人嘛,是情感动物,容易被激励被感动,其实是好事,当然若能被点燃那就是结好果了。
可现实生活中,人是多样性的,有人被感动,就会有人要吐槽!
因为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有差异的,除了年龄、经济、环境、阶层和所处的时间段不同,导致的认知差异以外。其实有绝大部分的人太容易较真,他们不愿花时间去思考真假虚实,不愿意去了解一些事情背后的真实原因。分不清微观和宏观,分不清目标和实践之间的还有很多缓冲地带,就只顾着对号入座了。
所以一发现有什么观点说的与自身情况不相符,立刻就炸了。
其实以我看《后浪》就是一段鼓励年轻人的话语而已,没什么可值得说道的。它触动到你了,你的情感被激励了,你更加干劲十足,那是好事。
反之,你没有被触动,你觉得那些话与你的距离十万八千里。或是它过于冠冕堂皇,夸夸其谈,言过其实,你是被后浪的一员,可那又怎样呢?
让你感受到世界更多维的一面对你有什么损失呢?
也许你觉得那就是生活中的少数,咱不能被噱头忽悠的忘记了真实的自己,那么你有没有去思量一下那视频里的人和事件到底存不存在。
我想大家吐糟的原因,自己的内心都是知道的,其实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在头部的那百分之二十里,而自己却不是那百分之二十的一部分。
当然我也不是那百分之二十的一份子,甚至差很远。但我知道这世界永远会是遵循80.20法则分布。当我不是那头部的一份子,我会观察头部是什么样的,然后分辫真伪,再默默量一下差距,能赶就赶,赶不上就先养精蓄锐,看看用什么办法可以成为那百分之二十。如果拼尽自己的资源也没有成为,那么我就用我力所能及的资源让自己活的更安心、开心。被激励有什么不好呢?何必千方百计去证明自己很惨、很糟,环境很差呢?
试问这些对你个人的生活能产生多大的积极意义呢?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吗?
反之如若你真的常常这样思考:
“这事是这样吗?我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是,我还需要做哪些可以尽可能缩短这些差距?哪些是我可以改变的,哪些是我怎么也改变不了的呢?”
如若常这样想即便你仍不是那百分之二十的一份子,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毕竟鼓励总比泄气打击要好吧!
我一直都觉得人要做个理性的乐观派。那些渲染的、激动的、悲愤的、偏激的情绪,如果对自己的生活并不能带来更多的益处,喷有什么意义呢?
毕竟无论你持什么样的观点,日子都是一样要自己过的,且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你有时间去抱怨去吐槽,不如把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就当做打怪升级,若通过了你就开心嗨皮,不通过就当作体验人生百味嘛,反正人就活这一世,人生体验丰富,也比别人多赚了不是?
是的,我理解现在好多人都因疫情困扰、觉得经济衰退,因而焦虑、恐慌、迷茫、抱怨。可是人活着没有这样的烦恼就会有那样的烦恼,即便没有经济的烦恼,还有情感的烦恼、成长的烦恼、家庭的烦恼等等。可人如果一直把自己的想法困在原地,只知道向外求索、抱怨,不懂内求,那这一生终将郁郁不得其志。
就像那个武汉大学大四的学生(如下图),面临毕业各种迷茫。一会儿经济不景气、一会儿就业难、一会儿担心歧视,一会儿又在现实和梦想中纠结……
我就不明白了,无论你是重点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还是三流大学的大专生,亦或是中专生、高中生、技校生,到了毕业季,不都是应该想着先让自己活下去的事吗?
无论你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还是心心念念想着诗和远方,不都是应先要想如何让自己很好的生存下去吗?
先生存后发展,不是一个人最基础的理念吗?
当然如果已经有了生存的法码,那也可另当别论。可是在你最需要历练的时候,你不去摸爬滚打,想啥诗和远方呢!
看到他说的那句:“虽然总想着赚钱,让我觉得势力又肤浅”的话时,我真是倍感焦急。
想想我们的教育理念真的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什么想着赚钱就是肤浅和势力呢?
难道赚钱不是一件光荣又牛掰的事吗?如果赚钱不牛掰,为何又都想成为有钱人。赚钱不是人衡量事俗意义上的成功的必备条件吗?
你只有先获得了世俗意义的成功,才能去想真正意义的成功是什么啊!
只要你赚的钱是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所得,你有能力赚到你应得的钱,怎么会是势力与肤浅?
你的大学文凭或你所学过的知识和观念,是为了你将来即将做的事服务的,它能让你思路宽、视野广、起点高、少吃苦、少走弯路,不是你上完学以后一下就财富自由、诗和远方的。除非你的富二代、官二代,有人替你奋斗过了。
如若不然,先让自己很好的活着,理应是最近的目标啊!也许你会觉得看不到未来,现实太残酷了,努力也没有理想中的结果,但是不努力更没有结果,不是吗?
先让自己踏实下来吧,把预期调一调,目标理一理,看看自己的特长在哪里?哪一项可以被别人“利用”,集中优势发挥最大的价值,快速让自己站稳,积累自己原始资金,然后不要停止成长,这才是正确的姿势。
我的一个姨弟,中专毕业,而且是叫不出名的不入流的中专。在厂里做了几个月的操作工,12小时轮班,做了一年,手里有了几千块。谈了女友、结了婚,虽一无所有,但特别务实。刚开始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作什么,操作工也不能做一辈子,一时想不到出路,和父母生活了几个月,期间天天被父母唠叨,妈妈对他各种不待见,他因为受不了妈妈唠叨,气的开煤气自杀,好在发现及时。
后来他就找到一维修师傅,跟着人家手下做小工,他觉得学校学的修理电器可以派上用场。跟着师傅几个月的时间,人家就能自己独立接单,修空调、通管道、搞水电。一开始师傅对他还防着,后来他在网上发广告接单,这是他师傅不会,师傅领入门,新老结合。业务多的师徒二人忙不过来,而此时的师傅天天哄着他,捧着他,怕他单干不带他。
两年的时间有了两个孩子,媳妇带娃,他做生意。还没有靠父母。现在四年过去了,家里买了三辆车,老家一套房、苏州一套小户型的房子。都说疫情没生意,可人家每天忙得不可开胶。
你说人家有什么呢?夫妻二人,一个人带孩子做饭,一个去出门干活。生活逼得你只能想怎么先生存下去。想的太多有用吗?
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怕啥!干呗!抱怨又不能让日子更滋润。合不合适做了才知道,只有去做了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我一直觉得有理想是好事,但不能只想,要边干边想。
不管你是前浪还是后浪,你得先让自己去冲浪。你去冲了,才知道浪大浪小,水深水浅,而不是望浪兴叹!
但有一点,凡事都有个度。在冲的过程中,要冲自己能撑握得住的浪,无论是大浪还是小浪,都得给自己留个底线,不淹死为准即可。
别在去想浪不浪的事了,赶紧干活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