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厚待人的赵匡胤
赵匡胤一举平定乱世局面
赵匡胤在夺得江山后,有一个重大举措,那就是重文抑武。具体怎么说呢,就是让武将杯酒释兵权,武将的职位是频繁调动的,造成了一种兵不认识将,将不认识兵的局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断藩镇割据出现,更加保证皇权的稳固。
当时天下割据势力还比较严重时,赵匡胤对赵普说:睡不着觉啊,因为在卧床以外的地方都是别人的地盘。所以才有了一举平定乱世局面的诸多举措。
虽然后面宋朝灭亡是因为武的方面不出色,但是纵观整个宋朝,稳定运营了三百多年。当时重文轻武使得宋朝的人价值观发生了重大改变,理想不再是收复幽云十六州,而是考状元。
赵匡胤如何取得政权呢?
赵匡胤取得政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戏。
当时契丹来犯,赵匡胤被派去抵御,在陈桥驿扎营的时候,有一种言论传播开来:那就是当今的皇帝还比较年轻,不能掌政,就算我们殚精竭虑为国效力,又没人知道;还不如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跟着一起北征,在新皇帝的见证下,才能有人知道我们的全力以赴。
基本上将士的情绪就被激励起来了,所以第二天一大早,赵匡胤的亲信就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龙袍披在了他身上。赵匡胤自己呢,就假装刚刚醒酒,然后假意推脱说使不得。
基本上将士的情绪就被激励起来了,所以第二天一大早,赵匡胤的亲信就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龙袍披在了他身上。赵匡胤自己呢,就假装刚刚醒酒,然后假意推脱说使不得。
赵匡胤欲拒还迎地说,要真的让我做这个皇帝,那么你们有几点要求要做到,其一就是回到开封后,不能对皇帝和太后不敬,也不能冒犯文武百官;其二是不能抢夺侵掠。赵匡胤说要是做不到这两点,那么这个皇帝自己就不会当。
这个戏码其实赵匡胤很熟悉,当初郭威就是靠黄袍加身成功的,而赵匡胤当时是郭威的手下,所以知道怎么做才能让政权没有波澜地落到自己身上。
在赵匡胤自己的这场戏中,赵普和弟弟赵光义是功不可没的。赵普呢,是智囊团的代表,北宋的统一路线是他提出来的,那就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总结下赵匡胤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赵匡胤这场取得成功的戏,其实有个前提那就是功高盖主。在赵匡胤那时候,挡在他前面的有两个人,其一是郭威,其二是柴荣。但这两个人都死于赵匡胤之前,所以赵匡胤算是捡漏了,他因此也是得天下最容易的宋朝开国皇帝。
柴荣当初是托孤给赵匡胤的,只不过没能延续下去。不过赵匡胤也没有处死柴荣的后代,可以说很仁义了。鉴于此,赵匡胤还立了祖训,大概意思就是柴氏子孙要是有罪,不能刑罚;就算真的犯了谋逆罪,也仅仅只能让其在狱中赐死,不能在大庭广众下处死,同时也不可以将这个罪连坐亲戚家属等。
对于此有个故事,就是赵匡胤兵变回宫后,看见宫妃抱了一个婴儿,问是谁的,那人回说是柴荣的儿子。当时旁边的大臣都建议除掉,但赵匡胤说:我既然接受了别人的位子,要是再杀他儿子,不忍心。所以就将这个孩子给潘美抚养了,而且以后也没过问此事,这孩子成人后官至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