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舒适区的前提是舒适
从去年底开始听说了“一万小时”定律,后来知道是来自于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一书中的概念,今年又读了万维钢老师的《万万没想到》,在“一万小时”定律的基础上引出了“刻意练习”这个概念。想要成为一个高手,成为一个天才,在任何领域,只需要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即可成功。
当然,万维钢老师作为一个物理学家,这套理论都肯定遵循着科学的精神来阐述的,一万个小时的刻意练习肯定不是盲目的重复练习。即练习的需要在一个“学习区”当中,即脱离舒适区,待在舒适区里,永远是重复练习,就好像现在职场流行的一句话一样,“你不是有10年工作经验,你只是重要的做一件事做了10年”,而如果跨过学习区,就直接面对着恐慌区,在恐慌区里,连边界都够不着,同样也不存在着练习。
于是,我开始试着找那个“学习区”。拿跑步来说,一开始每周跑三次,每次3公里左右,然后提升到每次4公里、5公里……每一次的加大练习量,都是对身体提出挑战,会有一些不舒服,流更多的汗,鞋子、袜子跟脚越来越不好好相处。于是我在跑的时候得带上头巾,以免汗水浸着眼睛,鞋子和袜子的选择也不能那么随便,我甚至还去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想什么》书上去找他用的装备作参考。然后阅读,因为毕业后,除了看培训资料及产品资料,很少长时间的一直看书,一开始看的时候,很容易困,容易走神,当硬逼着自己从20分钟、半小时、45分钟……这样下去的时候,眼睛、坐姿、脊椎都在开始接受挑战,于是我会给自己泡杯茶,网购一个根据人体工学设计的躺椅,以及灯光更加柔和的台灯,这样,我又有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字里行间了。
王东岳老师的《物演通论》核心观点是“递弱代偿”,即,一代比一代的生存能力更弱,但想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有其它来支持的因素。我觉得跟这个有着相似之处,即我们在某个方向上不断突破舒适区,在牺牲一方面舒适性的同时,在与之相关的其它方面就需要获得相应舒适度的回报,来与之取得平衡。
亚当.格兰特今年刚刚出版的《离经叛道》一书中讲那些创业创新者时,都有意地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其实我们看到的这些创新者们的故事都经过成功学们的包装,这些创新者们都不像我们所知道那样冒险,那样给自己断了后路。《快公司》的创立者,当时是四位在校学生,他们在面对创业路上的挑战的时候,既没有选择退学,也没有打算全职创业;《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亚当斯,在战争的前几年也害怕英国的报复,甚至犹豫是否要放弃自己刚刚起步的律师生涯;美国国父华盛顿,一直专注于管理他的农场;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的搭档活兹尼亚克直到投资人发出最后通谍时,仍然拒绝从惠普辞职;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创立谷歌后,仍继续在斯坦福读研,甚至试图卖掉谷歌。这些在我们印象中开天僻地的创新大咖们,在向着一个窗口创新、冒险时,都给自己留着强大的后盾。
要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咖,在你选择的这个方向就必须不断地寻找“学习区”突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方的补给也一定不能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