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教育学就是关系学?

2023-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费冬梅

我们来假设一种场景,你孩子的班主任把你叫到了学校,数落了孩子一大堆不是,要求你回家加强教育。那么请问,你回家该怎么办呢?

是如实传达,然后再发一通火?或者温柔一点,给孩子强调问题的严重性,一起想想整改方案?但是,如果按照李希贵校长的建议,不是态度软硬的问题,这么想问题的路子本身就错了。

让孩子表现好起来,不是改掉了什么错误的结果,那是什么?是对老师产生了好感、信任感和亲近感的结果。所以,在老师和孩子之间,家长最该扮演的角色,是促进二者的关系,而不是信息的二传手和压力的放大器。

孩子的问题,怎么处理是一回事,而家长更该传达的,是老师对孩子的善意、关怀甚至是某一角度的欣赏。将来师生关系好了,孩子的进步才有坚实的基础,所以李校长才有了那句名言: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啊。

(摘录罗胖60秒)

在学生心里,找家长就是告状的代名词,他们本身就有抵触情绪。一般在提到会请家长到校时,孩子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有所收敛,因为害怕家长到校丢人,害怕家长回家斥责打骂。这种自觉的行为来自于恐惧,是一种自我强迫、自我屈服,他们的心里是有怨言的。

站在老师的角度,但凡找家长的,说明此时老师的话对学生已产生不了多大的作用了,需要得到家长的协助。老师是在寻求帮助,言辞方面可能有些急躁,但决不想拉仇恨。

如果家长回家就发一通火,会让孩子对班主任老师更有抵触情绪,只会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僵。

首先,人在问题解决之前,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遇事往往会发火,可能是我们对问题的不可控,或无能为力而表现出来的负面情绪。

其次,人在问题解决之前,处理好各方的关系,这是很关键的。

无论是老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家长与孩子之间,只有孩子对老师,对家长建立一种亲密的、信赖的关系,我们的教育才能产生影响。

“亲其师而信其道”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