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打翻之后

2022-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毛小小

昨天,去某品牌汽车4S店选购车,我与家人一进店就看上了一款大型的SUV,说实话,我估计这个车型的销量很有限, 车身大意味着停车不方便,车身重自然不省油,但是怎挡得住确实喜欢呢,就让后悔留到以后再说吧,诚心想买的心理是很容易被销售员看得出的。

于是,销售小伙儿使出浑身解数,诚意推介其商品。我们在等试驾专员时,又有了一段交流时间,与销售除了聊这款车,还聊该品牌其他车型的优劣势,与其他厂商对比之后的优势。

销售从谈车、到谈自己从业经历,谈其中的行业经验。交流中达成了不少共识,很投机,十分愉快,我们对这个销售产生了信任感,相信彼此彼此。从进店到等待试驾,大约花去了四十多分钟的时间。

试驾感觉动力强、空间大、提速快、胎躁也不大,智慧化足,基本满足了我们心理购车的需求。试驾结束后,我们继续返回店里,找到已经沟通得很好的那个销售小伙,小伙一看我们回来了,赶忙招呼我们坐下来,至此,到了谈价格的地步,预示着这笔销售业务胜利在望,小伙儿自然高兴,期待与不自胜的喜悦都写在脸上,令原本具有亲和力的脸更变得亲切。

小伙儿给我们算了全车落地需要的费用,又介绍了国庆期间优惠的项目,在提到两个人性化配置时,他说得另外付费。接下来我们就对此进行了长达半小时、拉锯式购销心理战,你说你的理,我讲我的理。我愣是把小伙子说得没词儿了,他说:“您是做销售的吧,我真说不过您了。”我说:“我的确是做销售的,我们是同行。”于是,我再一次拉近了与小伙子的距离。小伙儿不愿放弃即将到手的业绩,我与家人也力求争取更大幅度的商家让利。

小伙儿将谈的结果一次次的去请示经理,被经理去一次骂一次,看着小伙一趟一趟跑,一头一头汗,我们也是于心不忍,最终,作出让步,根据这两个配置的报价,我们添了四分之一的钱,让商家增配。这一番博弈下来,相信彼此都获得了利。当然,永远是会买的不如会卖的,商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我们也是极尽所能争取一点算一点罢了,只为求得一个心理平衡。

我为什么会跟商家一直磨?

想想我们过去购物时都有过的一种体验,在服装店里看中一件衣服,试来试去,的确想买,无疑是真爱,但只因价格太贵,舍不得,于是与销售讨价还价。销售一口咬定这是全国统一价,不能讲价云云。你若确实喜欢,肯定用过一招,就是佯装离开,且走得很漫不经心,实则内心十分期待销售向你呼唤,赶上你、应了你叫的价。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里,这是常有的事吧,为你拿衣服、推介商品、包括与你苦口婆心的讲价钱,这个时间里,消耗了店员许多的精力、时间、心智。如同我们买车时,销售小伙的付出,这前期的努力如同一杯打翻的牛奶,如果没有未来的达成,前期岂不是要为损失的牛奶叹息买单么。所以,无论如何,销售会努力为前期的付出作一个弥补,这个商业知识叫做沉没成本。

我们与小伙前期的沟通,就是沉没成本,如果商家克服这个成本,硬是咬住价格,我们为真爱也未必不让步,这不就是心理上的博弈么。

因此,学点商业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十分有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