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語錄集哲思

究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华北大?

2020-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青柠KK

考上清北这件事情,因人而异,我只能结合周围人的经历谈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下面一些鸡汤和毒鸡汤,我劝你最好不要当真

1、考取清北的难度

这个话题下面我不太想讨论地域差异的事情,容易引战。实际上,清北录取率是百分之一还是万分之三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对优秀的学生意义也不大。

实际上,高三复习的时候,成绩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了,大家对自己能够考上什么学校其实心里有数,具体到最进入清北的每个学生身上,对这些最优秀的考生而言,他们当初考上清北的概率至少是1/5。

首先,考上清北既需要实力,也需要一定的运气,大部分进入清北的学生当年高考时都是“冲刺清北”,并不是十拿九稳的。

去年我担任了清华暑校的小班辅导员,班上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优秀高中,经过层层筛选,被认为有“冲刺清北”实力的最优秀的一批高中生。暑校的经历让他们都对清华产生了感情,并且相约明年在清华再见面。

虽然这种约定很美好,但是另一件事实也不容忽略:根据往年清华暑校的统计,只有大概1/3的暑校学员最后考进了清华。推广到高考,不管每年的几百万考生如何努力,一年清华招收的本科生只有大约3300个。

每年高考之前,那些冲刺清北的考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种:有冲刺清北实力的裸考考生,裸分考上清北的概率约为1/5~1/3。实力相近的考生有20分左右的分数波动,是正常现象,这是我们高中实验班老师说的。通常一个学校里被寄予厚望的“清北种子选手”数量,大概是最终录取清北人生的3倍到5倍。清北种子选手+考场发挥好,前者需要实力,后者则需要一定的运气。

第二种:有冲刺清北实力,同时有清北加分(通常是30分以上),进入清北的概率超过80%。30分加分足以弥补考生发挥失常的损失,除非发生答题卡涂错这种重大失误,或者对加分限定的专业不满意,绝大部分这类考生都能顺利进入清北。我当初是拿到30分加分,虽然最后高考发挥不太好,但是最后都有惊无险过了分数线。

第三种:竞赛大佬,通常是学科竞赛全国决赛金牌、国家集训队,拿到了一本线录取、竞赛保送,他们进入清北的概率无线趋近于100%,除非是他们有更好的选择不想来清北,进入清北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去年暑校,就有高二竞赛保送的学生也来了,别的学生还很迷茫,他们却能“提前参观校园”。

到最终进入校园的时候,第三类考生数量不多,只有10%出头,高考统招(裸分过线)和自主招生(即裸分没过线,靠加分过线)各占40%多。这里要注意的是,裸分过线和裸考清北不同,很多裸分过线的考生同时也有清北加分,应该算作第二类考生,实际上第一类考生裸考难度是非常大的。

2、我自己的一些学习经历

和大部分鸡汤文不同,我高中阶段并不是班上最努力的学生。老师大都认为我是努力同时有些天赋的学生,但不是班上最努力或者最有天赋的那个学生。不过把努力乘以天赋,我算是班上最优秀的那几个。

我的高中是我们县级市(南通六县之一)最好的高中,生源来自本县,一届1400多人(2015届毕业),每年大概能有5~10个录取清北的学生。江苏教育资源比较分散,各市流行生源保护主义,跨市招尖子生不太可能。我们高中仅靠一县生源,这个成绩还算不错。

虽然从小就想考清华北大,但是我刚进高一时,想的并不是“怎样考上清北”,这个问题过于遥远,过于宏大,于是我把它拆解了一下,简化成了“怎样把成绩稳定在高中年级前十”;

初中的时候,我的目标是“怎样考进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的实验班”;

小学的时候,我的目标是“怎样考进我们当地最好的初中”。

高一第一次阶段考,我大概勉强进入年级前百,并不算好;但是一个多月后,第二次阶段考我就变成了年级第二,期末考是年级第四。至此,我成为了上面所说的第一类考生,被老师同学认定具有冲刺清北的实力。考年级前几还有个好处,那就是“优秀”的光环会逼迫你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挑战难题。

遗憾的是,我高中从未拿过年级第一,因为有个学神常年稳居年级第一。一直到高二结束,我的成绩经常在年级前二十波动,可能是因为我的成绩方差比较小的缘故,最后按照某个奇怪的算法排下来,居然是年级第二。(第一当然是那个学神)清华北大各给了我们学校一个自主招生的校长实名推荐名额,学神要了北大的,我就只能拿清华的了,真尴尬。

到了高三,为了对接高考,成绩只算语数英三门,我最擅长的物化毫无用武之地,考试容错率也大幅下降,成绩波动不小,那段时间心情极为压抑,最后高考几乎考出了高中历史最低分。

高考结束后那一晚,大部分同学都在庆祝,而我却登上去北京参加自主招生的列车。所幸,自主招生没出什么大问题,我最后拿到了30分加分。加分结果在高考查分前一天公布,模拟投档线隔了几天才公布。那一周,我经历了人生的从大喜(得知30分加分)到大悲(得知高考考砸),再从大悲大喜(加分后过了分数线),还好心脏没出问题。

不过上大学以后,也为当初选专业时的中二病付出了代价,这里就不提了。

和励志故事的主角不同,我高中学习也不算特别刻苦。县城高中的作息和衡水中学类似,我高一高二基本上是每天六点起(六点半早读),十点半睡(九点四十下晚自习),从作息上看我应该是最不努力的那批学生了。我平时也只是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额外刷题,全套五三到高考结束才做了20页不到,跟新的一样。

这么来看,我的学习主动性其实不高,没有外界压力我也很少去主动学习。我妈是这么形容的,我就是个“泄了气的皮球”,“一踢一滚,不踢不滚”。

我自认天赋属于“举三反一”那种,理科的同一种题型重复训练三次左右,就能把错误率降到一定程度以下。(大学室友则属于真正的举一反三,不刷题也能熟练解题)。然而我们高中的任务量差不多是按照“举十反一”来布置的,对我来说训练量已经足够了,再额外刷题带来的效果还不如充足睡眠的效果好,所以我才选择充足睡眠的。

课堂笔记、错题本我整理得很差,低于班上平均水平。但是我有难题本,基本上都是搜集的数学物理填空最后一道,大题最后一道这种“奇技淫巧”的题型,因为这些东西能带给我实打实的分数增长。

在高一上学期结束后,我基本确认自己已经达到了第一类考生的水平,后面要争取成为第二类考生,拿到清北20分以上的加分才行。虽然我课后却把大量精力花在了自学数学物理竞赛上,但是得益于物理竞赛的学习,我的物理可以算是高中最强的一科。

我在刷数学物理大题的时候,经常不写详细过程,只靠铅笔写简略草稿计算结果,或者只写解题思路,这样同样的时间我能刷至少2~3倍的题。虽然我的学习时间不比其他人长,但是我刷过的题量通常比其他人多。(上大学以后,我失望地发现,自己高中所谓的物理天赋更多的是刷题的功劳)

虽然我最终数学物理竞赛止步于省一,但是在自主招生初审时这些努力都派上了用场。当初校长决定把实名推荐名额给我的时候,可能我的竞赛成绩也是一部分原因。

这是我个人的高中学习经历,据我所知,我周围的各个同学高中经历相差挺大的,并不存在什么百试百灵的学习方法。

3、给高中生的建议

高考这种事情,资源、天赋、运气、选择、努力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每个人的学习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并不比一个人的身体状态简单。

身体出了问题,医生对每个病人的病情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学习出了问题,网上一些公众号却在兜售“包治百病”的学习方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很难找出你学习的问题究竟在哪里;而最了解你学习状态的,一个是你自己,另一个是你的老师(负责任的老师)。

因此我劝高中生远离营销号的鸡汤,不要盲目套用网上的学习方法,你老师的建议大概率更管用;也要远离毒鸡汤,资源天赋先天注定,选择和努力你要是再放弃了,难不成去指望运气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