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迎着风就飞,将俯瞰这世界有多美
01
每年的9月都是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又迎来一年热闹非凡的迎新季。校园里迎接新生的横幅和旗帜又拉起来了,校道两旁停满了新生家长的车,穿着红色马甲服、或者统一颜色系服的志愿者们举着牌子,他们又开始两天忙碌辛苦的迎新工作。那些空荡荡的宿舍楼里又变得生机勃勃,食堂里又多了一些欢声笑语。
已经做了两次迎新接待志愿者活动的我,看着新生们的眼神里带有一丝胆怯的期待。我猜,他们也像当时的我一样吧,带着小小的兴奋期待,和一股高考遗留着的冲劲,却有着对未来充满小小的惆怅和迷茫。
我也常常看着一个个新生后面拖家带口地带了一大家子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从家出发,兜兜转转来到学校。我相信,对于很多家人来说,陪孩子去上大学是一件特别特别骄傲,也特别特别自豪的事。
父母们看着孩子已经在大学新环境里安顿好,一遍又一遍地交代着在大学里好好地照顾自己,好好学习的话。他们拉着新生在学校正门口的大石头前合影,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了再见就头也不回的走了,倒是留新生看着他们挤进喧闹的人群里,看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也许这就是他们向孩子告别的方式之一吧,表面啰嗦极了,最后不动声色地说着再见,内心却早已波涛汹涌。
这样的场景,最容易让人想起龙应台在《目送》里写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02
又想到了那年的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带上爷爷奶奶送我来学校的情景——帮我安顿好一切,到最后我跟他们告别的样子。
两年前,2015年9月11日,我第一次踏进我的大学。
我对即将生活在此的大学的第一印象,是难得一见的湛蓝天空和纯白云朵下,一栋栋十分相似的宿舍楼和教学楼,以及距离学校正门口不远处的中山像。我对于四年的大学生活,除了憧憬,还有胆怯。更不知道之后的四年,我将会以如何的姿态面对一群即将认识的“陌生人”,面对渐渐成长的自己。
一个小时的车程后,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正午时分,兜兜转转中终于把车停在了路道边。下车后恰巧看到不远处有穿着红色上衣、举着自己专业指示牌的两三位师姐,便好奇地上前跟师姐打招呼寒暄,她们带我和爸妈去报到地点,办上一系列手续,并热情无比地帮忙把行李提上宿舍。我望着空荡荡的宿舍,空荡荡的架子床和书桌。我想,我将要在这里生活四年。
妈妈帮我铺了床,帮我把行李整理好。我们一起下楼,在学校旁边的小吃街找到一家“成都美食”吃了午餐,味道还不错。没想到的是,当时这条长长的、还很冷清的街道,现在早已成为晚上灯火通明的小吃街,已成为我们学校的学生晚上可以吃饭聚餐、甚至买东西的地方。偶尔在周末和晚上没课的时候,我和朋友也会来到这儿吃晚餐,顺便买点水果,逛会儿超市。
吃完饭后,我拉着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旅游”似的在学校的各处走走看看,时髦的爷爷还拿出手机拍下学校景色,顺带帮我和妈妈拍照。感觉妈妈兴奋地不得了,一直要求我拿起自拍杆在校门口的大石头前拍合照。把学校逛了一遍后,妈妈说了一句:“孩子,你看!你们学校多好呀,学校大,环境也好,而且离家很近,你以后可以经常回家了呀。”
我知道妈妈这句话背后的意思。
03
拿到录取通知书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学校与家的距离依然不算太远。后来的我发现,毕业以后,我们总想离家远一点。但到填高考志愿时,我们总是很诚实地选择一个相对离家不远的学校。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学校的校道,我走了好多好多遍。而只有两次,才是和家人一起走。两年多来,爸爸妈妈总会在开学初和学期末来一次学校,帮我搬行李、接我回家。
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帮我搬行李回家。离开学校前,妈妈强烈要求让我再带她逛一逛我的校园。我内心却不以为然,但依然耐心带着她逛,向她介绍着“这个是教学楼”“那个是实验楼”“那边是食堂”……妈妈一路上念叨着:“你们学校还是蛮大,蛮漂亮的呢”“原来你平时在这里吃饭的呀”“你经常走这条路去上课吧”……
我知道,妈妈只是想多熟悉自己的女儿所生活的校园,想象着我平时学习和生活的场景而已。也许对妈妈来说,她更加清晰地记得我的学校中每一条道路,也不用总是想象着,我的大学校园究竟是怎么样地一番场景。
而我的大学,不再是爸爸妈妈脑海里想象的那一块地方。毕竟爸爸妈妈只能凭借三次四次的记忆,反复揣摩回味着,把自己的女儿放在这个模糊的画面里,翻来覆去地思念和想象着。
越长大,就越会发现父母像是一阵风,我们像是蒲公英的种子。我们被携着,从故乡飘摇到他们尽可能去到的远方,而种子最终要落到泥土里扎根的那一刻,风即将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