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育儿理念

2024-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期待顿悟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数次经历生死关头。历险多了,我发现其中有个规律:就是再危险再紧急的情况下,哪怕唐僧师徒都被吊起来,下一刻就要被妖怪下锅煮着吃了,那些神通广大的神仙们从来不会主动露面。都是孙悟空各方打听,上天入地下海,万里迢迢,三番五次,总算找到外援,请他前来搭救。

后面的情节大多是:神仙来了,施展神通,收服妖怪,唐僧师徒获救,拜谢神仙。

神仙微微一笑,隐身而去。

只留师徒四人整顿一番,继续赶路。

老母亲悟出一条道理:不求不助,来了能打,事成不恋战。

先说不求不助

十几岁的孩子,自我意识蹭蹭猛涨,哪怕你说的再有道理,比他想得周到百倍,如果他觉得自己被干涉了,自我意志受到压制,管你说得对不对,就是一个不耐烦,一句话就把你撅个跟头:你别管了!

这时候,老母亲往往很受伤:我都是为他好,我这不是帮他吗?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呢?

其实,不是因为你说的不对,很可能是因为你过早、过多地插手了。

人家还没求,你就助了。

人家只要三分帮助,你上来就给到七分。

这个帮助动作本身,就侵占了孩子的自主空间。

有时候,我们得让孩子先自己往前走走,哪怕走点弯路,吃点苦头,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出手相助,这个“助”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而且,这个“求助”的动作,是孩子自主意识的表达——什么时候求助,怎么求助,求助到什么程度,都是他自己决定的。

我们得给到孩子这个空间。

再说:来了能打

当孩子或直接或委婉地向父母寻求帮助,说明自己有些hold不住了。这时,父母就要给力,站在孩子这边,全力支持。

这个支持,是父母用自己的阅历和成熟的心智,在情感上陪伴孩子,在认知上帮孩子细化问题、深入分析,一起探讨更合适的解决方法。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彻底帮孩子解决现实问题,有些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但是,父母在态度上、在情感上一定是站在孩子这边,陪着孩子一起摸索出路。

有了父母这个靠山、退路,孩子才更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困难。

最后,事成不恋战。

当问题解决了,父母要做的就是事成不恋战——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