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替对方着想太累自己
公司有两个同事A和B,两人和我平时都相处的特别好,A和B有很多共同爱好,最显著的区别是,A过于自信,B过于谦让。A在与人相处时喜欢换位思考,但同时会展现自己的自信和能力,B同样善于为对方考虑,处处谦让,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几乎迷失了自己。
有一次领导给两人安排了两个客户,让分别对接,任务是督促顾客尽快下单,并跟进售后。A领到任务后,马上给自己的客户打电话,对方正在开会,告知A稍后会回电话过去。等了两个小时没接到客户电话,A又一次打电话过去,结果对方还在忙,A直接征求客户意见,提出之前想好的见面地点,准备面谈。
同样B也是尽快和客户取得联系,接洽后得知客户负责人正在出差,预计两三天之后才能回到公司,B非常客气向对方表示,回公司后再联系。两天过去了,B终于等到之前客户给出的回公司时间,准备打过去确定订单的事,但转念一想,人家刚回公司,需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还是等到下班后再打电话联系吧。下班路上,B拿起手机想打电话,又犹豫地铁信号不好,万一电话通了时断时续,而且又吵,还是回家找个安静环境再说。到家后发现媳妇加班,儿子作业有几道题不会写,于是又给儿子讲作业,之后吃完饭、洗漱,一顿操作忙活完,躺在床上的B看了看时间,临近十点半,这会打过去影响人家休息吧,B心中默默想了想,还是明天一大早再说吧。
第二天上班后,老板分别叫A和B汇报工作。A已经顺利和客户谈好,今天就能签合同,B却还没见到客户,对方的具体需求都没搞清。老板当然生气了,一段臭骂,B也只能默不作声,任凭老板发火。
晚上B叫我一起吃饭,自己欣然答应,心情不佳的B本来想和白酒解解闷,让服务员拿来一瓶剑南春。正要打开时,凑巧看到A也来了,强颜欢笑非常热情的叫A过来一起喝,知道A不喝白酒,于是让服务员把剑南春换成一箱青岛啤酒。A刚签完合同,又擅长喝啤酒,整个饭局滔滔不绝,心情格外好。B喜欢白酒,却对啤酒没多少兴趣,两瓶下肚已经醉意朦胧。A逢喜事精神爽,酒量也随之水涨船高,B苦苦奉陪,最后醉的一塌糊涂。饭局结束,A哼着小曲,气宇轩昂走着,B叫出租车过来,让司机把A送到家,然后又抢着帮我叫车,并叮嘱司机一定要安全地把我送到目的地。
有人说,为人处事原则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经常换位思考,多为对方考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做到这点,确实在日常的社交活动中,能收获很多朋友。但生活中有一些人,喜欢过度换位思考、过于为多方设身处地的着想,这反而给自身带来很多负担。这位同事B,虽然从来没说出来过,但我绝得他一定不快乐。
所以,生活中,做A还是做B,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