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真的会毁了我们吗?
提起自卑,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克服”。
其实自卑感是人类正常的感觉,普遍到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它的影子。
换个角度看,它也是我们改善自身处境的动力。
一、简单了解自卑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认为大致可以概括为:
1.器官上的缺陷;
2.童年的生活经历;
3.生活条件的复杂;
4.各种社会势力的压制。
自卑的表现常常是:
1.面对问题无所适从;
2.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
3.对自己价值的怀疑;
4.常常焦虑、孤僻、猜疑;
5.默认自己的软弱;
……
口吃、学习不太好的孩子、把婚姻问题往后搁延的男女、对工作厌烦的失眠症患者,都非常有可能有自卑情绪。
当然,自卑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有些开朗,跋扈的人可能也有自卑情绪在,他们努力表现某一方面的才能,可能恰恰是因为要抵消某一方面的自卑。
二、童年的影响
儿童时期的经验对人格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也经常听到:“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童年时,孩子必须依赖成人生存。
如果孩子被忽视,不知道什么是爱和帮助。
之后遇到问题,就总是高估其中的困难,低估自己的能力。
以为世界是冷漠的,别人的帮助和善意都不能依靠。
当然,如果童年时,孩子被一味的溺爱,也是一件危险的事,孩子会误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
当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不再成为所有人的中心时,心里就会隐隐的有种被亏待的感觉,也许会发展到对社会的敌意。
三、对待自卑的不同方式
不同的人,应对方式完全不同。
可能像蚂蚁,永远低头,避开一切;
可能像刺猬,随时准备去战斗。
也会去掩饰、否认、自欺欺人,避开真正的问题,不改变现状。
甚至通过贬低别人,来获取缥缈的优越感。
自卑能摧毁一个人,正确认识后,也能使人发愤图强。
四、应对方式
寻找自卑感的来源,问问自己这种“不如别人”的感觉来自哪里。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尽量让自己的行为融入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对自己评价的偏驳,可能来源于自我对事实和经验的评价与社会有差异。
有些事情,比如:先天遗传因素,没有必要自卑,这些我们无法决定,也很难改变,学着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差异和不同。
幼年时,我们已经拥有感知能力(必然),但是还不成熟,遇到一个小小的障碍后,可能就在心里系上了一个小疙瘩。
还有社会和家庭因素(偶然),这一系列偶然和必然决定了自卑存在的普遍性。
时间久了,小疙瘩可能自己散开,也可能一直伴随你,它只是一个小疙瘩,意识到之后,尝试慢慢解开就可以。
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悲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否定自己,只依靠外界的声音来判定自己的价值。
所以,从做一件让自己愉悦的小事开始,学着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的善意。
当然,或许你努力了,也尝试了很多方法,发现还是会自卑,特别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比如:身体的缺陷)。
那些黑夜流下的眼泪,心底无声的控诉,别人躲闪或怜悯的眼神,总是无时不刻提醒你,挣扎是没有用的,黑暗的尽头还是黑暗。
我们没有经历过你的人生,不知道你独自走到现在吃了多少苦,也就没有资格说出:“你一定要克服,一定要努力。”这种无关痛痒的话。
你可以偶尔灰心丧气,可以抱怨世界不公平。但是也要慢慢学着接受不那么完美的自己,不要对抗,学着与它共处。
慢慢建立内心对自我的认同,学会听见自己的声音。
如果可以,尝试在心里搭建一个自己的小花园,花园里一定会有小害虫,有杂草,有风雨,可是只要你种下一颗花的种子,悉心照料,它一定会开出满眼的杜鹃、牡丹、满天星、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