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他/她,就这样夸到他心花怒放
01
嘉儿一句话,让饭局现场很尴尬。
说是饭局,其实只有我、李师兄、嘉儿及其另一半。
李师兄一身文艺扮相,布衣长衫,竹篮提包。那一位看的满心欢喜,说:哎呀,我也想买一件这样的衣服穿,真好看。
嘉儿边吃边说:你就不要自取其辱了。
「后来」就不说了,反正不是喜剧。事后嘉儿跟我说,当时也不知道怎么,脑子短路了,张嘴就说了这么一句。
与我们以为的相反,不是脑子短路,而是脑子太快了。
《刻意练习》里,安德烈艾瑞克森或明示或暗示,一切皆可练习。因为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换言之,得到的锻炼越多,大脑内的神经通路就越快。
这要感谢网络,使我们对刻薄的练习远多于对赞美的练习。在互联网的掩盖之下,「高水平的社会唤起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个性」(见教材《社会心理学》)。同样,个体在大群体或者身穿隐蔽服装时,也会产生这种去个性化现象。
一个人带上面具之后,将更易于满足自己的负面欲望。一个生活中和善可亲的人,很可能在网络上化身「毒舌」或「键盘侠」。3K组织带上面具之后,更能轻松施展暴力。影视作品中也常使用面具作为视觉化道具。
总之,当我们毒舌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的时候,与之对应的神经通路也变得畅通无阻,俨然一条高速直达,且不限速。
快到一定程度时,便接近于无意识行为。在无需警觉的对话中,最先到达于意识中的便是这些刻薄、讽刺与挖苦。
02
人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觉得世界带着微笑。
台湾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能欣赏到别人的好。
有次看到一个段子:有人问上帝,为何不将好人变成白的,坏人变成黑色的,这样人们就能轻松识别了。上帝说,因为我不想满世界都是斑马。
每个人都有两面。就像苏小妹笑苏东坡「佛印心中有佛故看你是佛,你看他是大便,你心中有什么」?只看到阴暗面的人,多半有着「被害者情结」,内心的孩子一直停留在生命早期的某个时刻,一眸子的恐惧和焦虑。
成熟的人以爱待世界,世界必以更多的爱回报之。
他们的人缘往往很好。喜欢、欣赏别人,别人就会喜欢、欣赏你,西奥迪尼的「互惠原则」在心与心的交换中更加有效。
一位心理课上,老师半开玩笑地传授夫妻关系的秘诀:女人只需要重复一句话——你真棒,我好崇拜你;男人也只需要重复一句话——你真美,我好爱你。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果这份喜欢和欣赏爬上了心头,要如何转化为语言传递出去呢?
03
赞美的艺术,就像摄影师拍照一样。
1、视角——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2、构图——基本的赞美框架。
视角:三颗糖的故事。
桌上摆了一个魔方。
我问你,魔方有几个面?你会开始计算它的面。
我问你,魔方有几个颜色?你会开始观察它的颜色。
视角取决于你问什么问题。关于赞美,第一个问题是:哪些地方可以赞美?问出这个问题的当下,自然开始去寻找美的所在。「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就是这么回事。
校长路过操场,看到一个孩子用石头砸人,校长让这个孩子待会儿到他的办公室去。
孩子忐忑不安的来到校长室,发现校长不在,就在外面等。过了一会儿,校长来了,从口袋里摸出一颗糖说:“你来了,我却迟到了,这颗糖,奖励你的守时。”孩子愣住了,校长又摸出第二颗糖,说:“刚才我错怪你了,你是干部,在管理其他同学,这颗糖,奖励你的负责。”孩子感到很羞愧,连忙诚恳的承认错误。这时校长又给了他第三颗糖:“你能自己认识到错误,也敢于承认错误,这颗糖,奖励你的担当。”
这位校长叫做陶行知。
构图:发出三颗糖。
每一次赞美,你的手里至少要有三颗糖。
试想现在你跟朋友聚餐,找的餐馆生意很好。菜点了很久了,一个也没有上。现在,试着用赞美的方式解决问题。
赞美的对象服务员。
服务员过来倒水,先拿出第一颗糖:到你们店这么多次,你的服务是最好的。
第一颗糖,表达的是我内心的感受,对方的美给我带来了怎样愉悦的体验,将这份好的体验传达给对方,告诉她,我舒适的原因就是你。
服务员微微一笑,这时拿出第二颗糖:我发现每次我杯子快没水时,你就主动来添上了。
第二颗糖,是一个事实材料,作为证据来佐证第一颗糖所言非虚,这样一来,赞美就有实在感,区别于那些刻意而为的泛泛之赞。
服务员喜笑颜开,这时拿出第三颗糖:别的服务员都要等我要求加水,才过来。
第三颗糖,是一个对比,让对象从一群平凡的人中间突显出来,变得重要而有价值。卡耐基说:人都希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
感受,事实佐证,对比,构成一个最完整的赞美。
喜欢他/她,就告诉他/她,赞美生于心,显于唇。正如毕淑敏所说:不要以为喜形于色是不老练的举动。别人的进步,值得我们为之欢欣鼓舞,并且让对方毫无疑议地感知我们的赞美和欢愉。
何必吝啬赞美。
【前一篇】:从认知到行动,你还要打通哪些关节?
【后一篇】:如果人生重来,你还是不是老样子?
【❤下方一秒点赞,助力院长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