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篇作文为什么不及格?

2022-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娴雅君

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讲座中讲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说,一位编辑给他看了三篇作文,其中有两篇他印象非常深刻,而且他觉得写得很好,但老师却给了不及格。为什么呢?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篇作文:小学一年级的作文—《写画》

第一篇:昨天我到富侨公园去玩了,我吃了两杯咖啡。吃了两根棒冰,一根豆子的,一根橘子的。我小了一泡便,后来我就回家了。

第二篇:昨天我到中山陵去玩了,看到三个孙中山。下面的一个黑的站着;爬呀爬呀,爬到上面有一个白的坐着,后面有一个小房子,上面有一个黄的躺着,后来我就回家了。

这两篇作文老师都给打了不及格。理由是第一篇“小了一泡便”怎么能写上去呢?第二篇。写了孙中山,他只有一个,怎么能写三个呢?

也许从一个成人的角度来看,这两篇作文中,有不少不太合格的地方,比如,老师给出的理由。如果继续挑剔的话,还会发现很多,比如“咖啡”怎么能用“吃”等。

但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仅仅是一年级学生的作文,也许我们的审视就不会那么苛刻,而如果我们带着去发现孩子闪光点的理念去看,就会发现他们还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王老师之所以认为这两个学生的作文很好,他完全就是基于肯定与欣赏的角度去发现孩子的优点,他做出了如下的评价:

第一篇中,这个儿童的表达思路很清楚,知道总分关系,“我吃两根冰棒,一根豆子的,一根橘子的”,是总分的,先总后分写的。这个顺序写得很好,归纳也很好。而且“小了一泡便”没说两泡。

瞧,王老师找到了这个儿童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仅仅几句话的作文还有这么强的逻辑性,而且写得很真实,瑕疵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篇写了三个孙中山,又说明了顺序,又抓住了特色,而且又简练,黑的,站着;白的,坐着;黄的,躺着。我觉得很简练,很好啊!

王老师对这个儿童的肯定,也让我们看到了这名学生的作文也很有特色。他能将他所看到的“孙中山”雕像按照空间位置的不同,从姿态、颜色进行了很好地描写与区分。他能准确地抓住他们的差别,观察与归纳的能力都很强,真是值得表扬。

最后,王老师非常感慨地说:“为什么不用儿童的语言对儿童来进行教育呢?”

教师被人们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试想一下,根据 “ 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两种对待这两个儿童的结果会怎样?

像教师那样给出“不及格”,这两个儿童会在心里上受到不被认可的打击,他们会觉得自己语文写作不行,会越来越抵触写作文,久而久之,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可想而知会越来越差。

而他们如果能获得像王老师那样的肯定,结果就会正好相反,他们会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愿意去进行语言或书面表达,从而会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也会增强自信。

教师是服务于人的教育,不仅要基于教育教学规律,更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儿童视为正在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儿童就是儿童,儿童不是成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