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美人鱼之家

2018-02-13  本文已影响80人  小蘑菇的树洞

最近读了两篇关于生死的文章,一篇是被朋友圈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本是东野圭吾新书《沉睡的美人鱼之家》。

生老病死是我们一直要面对的话题,可惜学校从来没有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死亡。我们只谈论生老,却很少谈病死。两篇文中很触动我的一段是关于要不要过度治疗的那部分。如果亲人或者自己已经撑不下去了,过度治疗并不会治愈,只会让亲人痛苦的度过最后一段日子,毫无尊严的活,这样的抢救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动机是作为子女的自我满足,而不是去考虑这真正是不是躺在床上的亲人想要的,这样做是不是有悖初衷了。

亲人或爱人生病应该竭尽全力给予医疗救助,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度治疗的时候,有没有站在病床上躺着的病人的角度想过这些问题,一味的只是想要满足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以爱为名自私吧。

我曾与老冯讨论过这个话题,我说如果我真的有一天躺在床上治不好了,你就别治了,我怕疼,让我安静的去了吧。虽然我会害怕,会难受,会不舍,但是比起无意义的救治,我更想有尊严的走了,不想满身插满管子的去另一个世界。

奇葩说曾经有一集的辩题是癌症的亲人要放弃治疗,是否应该劝他留下来。黄执中说了那句'我去的地方不需要勇气,你们才需要勇气'让我印象很深。就是患者本人其实很平和的面对即将到来的结束,反而是患者的家人朋友过于紧张了。如果是我的话,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一定希望可以平静的离去。

贴上少爷的这个经典的图。趁我还能听,趁我还能回应,请说出你的真心话,请与我好好告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