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1 - 为何要写

2020-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Pie_982f

虽然还在很初期的阶段,目前的我死死地抱住读书和写作这两件事,再具体点,最让我“沉迷”的应该是写,而阅读是为了有材料可写,多一些参考可以依据而已。
想到为何自己这么上心,却也总结不出来一两句精辟的句子,打碎了说,首先能想到的是已经35岁的自己,被这两年在职业上的焦虑给压得喘不过气,而每次在分析来去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总结,就是和那些优秀的人相比,自己太过缺少一份核心竞争力。
拿职能来说,程序员和美术都是有非常醒目的技能,身怀一技之长不怕地老天荒,即使游戏这个产业崩掉,娱乐或者it等等很多地方都有他们的容身之地,转行不会有过大的难度和挫败感,而自己作为策划,行业上本就没有可以量化的评价体系,没有证书也没有相关的教育机构,往往只能通过这个人的过往资历来判断其价值,而这些资历、项目,虽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不是策划一个人的功劳,但仍旧会倾向选择那个有好项目经验的——至少在这个项目中他有成功的经验、有更多的自信啊。
我其实算是运气不错的策划,从12年到现在虽然只着手了一个成功项目,但已经能让我吃了好多年的饱饭,至少生活上没有那么窘迫,有多余的时间去沉淀思考,去找自己的不足,所以才有现在坐在书房练习写作的自己,我除了西方人的上帝,真的不知道该感谢谁。按道理我的钱是玩家们通过老板的手给我的,当然我也做了付出,但这么浅薄的归纳自然没有说服力。(虽然行业仍然会用这样浅薄的思路去评价游戏策划们)所以说,感谢自己当时的选择,那份选择的背后,是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服输、能死磕到底的那股蛮劲儿。
我想我能在30岁才开始拾起书本,重新定义自己的能力目标,除了生活上的幸运之外(不是那么缺钱)最重要的就是这股不爱认输的倔劲了,这和我的奶奶一定脱不了干系,一定是她把这股劲儿传给了我,虽然从小学到高中不到10年的时间,但那是我人格塑造的最重要的时期,奶奶的很多特点我都耳瞩目然,不由分说的吸纳到自己身上了吧,于是我像奶奶那般讨厌“没有出息”,与其说讨厌,讲“害怕”似乎更恰当,因为目前的我就是如此,对自己的无能而感到恐惧,并不是担心自己被开除或者淘汰,而是害怕自己的无能被暴露,那样不止是自己,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无能了,这可真够我恐惧的了。
再回到核心能力的主题,为什么会挑了写作,也是挺值得好好想想。自己从上学以来就不怎么喜欢写东西,但非常偶尔的几次,我也写过让语文老师和自己都颇为满意的文字,已经记不得写的什么了,但那些文字被老师在班上当众朗读时的那份狂躁的窃喜,总是自己心底里最最重要的宝藏之一。
我还记得,初中头两年那位清秀的女同桌,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为十足的文艺女青年,她很喜欢文字,记不得她是否阅书无数,但她的作文得过奖,还被登到了一本作文参考书里,我记得很清晰,那时候对书本我只有敬佩的份,从未想过会有普通市民能给把文章登载到一本厚厚的书本里,得知文章的作者就是坐在我旁边一年多的、不怎么起眼的同桌,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敢和她搭话,生怕自己的措辞不足分量!
从高中之后我就和书本绝了缘,大学4年完全是泡在电脑世界里,具体点就是魔兽世界,毕业后在第一家公司的4年间,也几乎是没读过什么正儿八经的书,12年到了新公司,头两年在忙活外语,知道了14年,才开始思索个人成长的长远目标,那时候只觉得需要读书了,但又不愿意放下半生半熟的外语,索性就抱起冰与火的英文版开始读,这一读就是3年,虽然收获颇丰,但如果现在让我重新选,我一定不会从那么高的起点开始,3年的时间,如果有计划的多读一些好书,中文书,现在应该会更加顺利了吧。
所以直到17年我才开始正视写作这件事,记得18年底那段的那两个月可以作为起点,一个偶然的晚上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大意是说被一个微信卖家套路的小事儿,获得了若干留言和点赞之后,激活了我的写作欲望,正确讲应该是表达欲,我有十足的表达欲但总是缺乏途径,不息演讲口述,在文字上总算找到了一丝亮光。
讲到现在应该是信息都自洽了吧,自己有不认输的蛮劲儿、想要提升自己、开始阅读、发现写作是更适合我的表达方式、做游戏要有想法和沟通能力、我有想法+我以做游戏为终生目标、所以我要提升写作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