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带着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2017-08-14  本文已影响49人  龚少90990

武志红的本周心理学课复盘

01

本周学习了关于“自我”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超我和自我这三部分组成:

本我是先天本能欲望,遵循享乐原则;

超我是道德规范,遵循道德原则。

本我和超我是冲突的,自我在其中做协调,遵循现实原则。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克特是弗洛伊德的学生的学生,但却和祖师爷的观点截然相反,

他认为父母应当鼓励孩子活出本我,提供抱持性环境,让孩子的本我得以滋养,这样孩子会在成为他自己的同时,也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02

特别喜欢武老师这周的主题——让你的本能喷涌而出。

也行是因为现在大家的生存状态都比较压抑,都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

大家都在压抑着“本我”,尝试着各种方式的突围。

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最大的价值不仅仅是让我们更新了自我的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们希望,给了我们能期望彻底释放“本我”的希望。

不用再为任何人出卖自己的时间,

不用委曲求全,不用看任何人的眼色。

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活,

环球世界

去见天地见众生

…………

笑来老师讲的那个老鼠的故事印象及其深刻:

落水的老鼠在水中转一圈后,通过胡须就立马能定位到“岸边”在哪,然后奋力游向岸边。

可如果把老鼠的胡须减掉,落水后,老鼠环视一圈后,会让自己下沉,不会有任何的挣扎。因为它看不到“岸边”在哪,看不到希望。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落水的老鼠,而是在岸上迷路的老鼠。

就像笑来老师说的,追逐财富自由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节点。

财富自由不是本质,追求幸福才是本质。

而追求幸福不见得一定要实现财富自由

放下太多的执念,让我们活出更多的“本我”,让我们的生命力得以更好的舒展。

03

我已经是大叔了,要重回“野性”状态好像有点难,

但可以让我的孩子保持更多的“本我”。

温尼科特提出了“抱持”的概念:

他认为,好的父母会提供保持性环境,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认可,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提供支持。这样的抱持性环境,就是孩子最初获得的一个外部容器,孩子把这个抱持性容器内化到心中后,就形成了高自我稳定性。

除此之外,如果父母还做到允许孩子的活力在这个容器内肆意流动,那么孩子的自我灵活度、自我力量和自我组织力都会得到极大滋养。

他认为,本我的原始野性是非常宝贵的,如果原生家庭能提供抱持性的环境,让一个人获得这种感觉——“我”的本能可以喷涌而出,那么这个人既可以最终成为有道德的人,同时也不会失去他的原始野性。

他认为父母、老师、和其他权威,尤其是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活出本我,活出野性。

因为“本我”和野性,才是生命,而“超我”永远不会是生命

怪不得那些身上散发着野性的男人和女人,会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或许是,野性生命力,正是生命力本身。所以,才有那句名言: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那如何把温尼科特所说的这种野性生命力给活出来呢?

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