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救赎

2022-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乘风破浪煜

纳瓦尔宝典

埃里克·乔根森

58个笔记

第四章 自我救赎

>> 医生不能让你健康。

营养学家不能让你苗条。

老师不能让你变聪明。

禅师不能让你冷静。

智者不能让你富有。

教练不能让你健壮。

最终,你必须自己负起责任。

救赎靠自己。

选择做自己

>> 你唯一应该做的事,是你自己想做的事。别人总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做事,但如果不再费心去揣摩别人的期待,你就能听到自己脑海中那个微弱的声音。那个声音代表了你真实的想法。倾听它,你就可以做自己了。

>> 先天基因和后天经验的组合会造就个体惊人的独特性。没有任何两个个体可以互相替代。

>> 你的人生目标是找到最需要你的人、事业、项目或艺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有一些人和事会与你完美契合。不要基于别人正在做的事为你自己列清单、做决策。你永远不会成为他们,你永远都不擅长做另一个人。[4]

选择关爱自己

>> 我生活中的第一要务是我的身体健康。对我来说,健康的重要性高于幸福,高于家庭,高于工作。我的身体健康是一切的起点,排在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接着是家人的健康和幸福。在确保了这些之后,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这个世界上自由活动了。

>> 健康问题是对人生影响最大的问题。

>> 生物进化的目标本来是适应物质的匮乏。为了应对匮乏,基因决定了我们看到糖分、酒精、毒品就难以抗拒,遇到亲密关系也无法拒绝。但是,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富足的世界里,面对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一切,当我们的基因一直在说“要要要”的时候,我们本该拒绝,但我们的身体已经不知道如何说不了。所以,在现代社会,我们逐渐背离了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习性,形成了病态的生活方式。[8]

>> 世界上最简单的饮食原则:食物加工程度越深,就应该越少摄入。

>> 晨练。晨练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晨练让我感觉更健康、更年轻。为了晨练,我得早早起床,这样我就不能太晚回家了。

>> 我要重复一遍,每天坚持才是最重要的,坚持做什么是次要的。对个人而言,最好的锻炼就是每天都能坚持去做的那种锻炼。[4]

>> 边走边开会的好处:

·提高大脑工作效率

·锻炼身体,享受阳光

·时间简短,省去客套话

·增加对话交流,减少自说自话

·不用播放幻灯片

·结束很简单——走回去就行了

>> 选择简单模式,人生会越来越困难;选择困难模式,人生会越来越简单。”

>> 如果你现在选择一条容易的路,那么你的未来会变得更加艰难。

冥想+精神力量

>> 我们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逃避。洗冷水澡的痛苦主要源于进入冷水时的蹑手蹑脚和小心翼翼。一旦站到冷水下面,你就会发现那其实一点儿都不痛苦,只是有点儿冷。身体感觉到的冷跟头脑中想象的冷是不一样的。承认身体感到冷,并直面这种感受,应对它,接受它,但不要因此感到精神痛苦。洗两分钟冷水澡不会要了你的命。

越恐惧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

>> 第二种方法是超觉冥想,就是通过反复唱诵,在头脑中制造一种白噪声来掩盖自己的想法。第三种方法就是对自己的想法保持高度敏锐和警觉。通过观察自己的想法,你会意识到很多想法都源于恐惧。在你识别出恐惧的那一刻,恐惧感自然就消失了。一段时间过后,你的思绪就会平静下来。

>> 第二种方法是超觉冥想,就是通过反复唱诵,在头脑中制造一种白噪声来掩盖自己的想法。第三种方法就是对自己的想法保持高度敏锐和警觉。通过观察自己的想法,你会意识到很多想法都源于恐惧。在你识别出恐惧的那一刻,恐惧感自然就消失了。一段时间过后,你的思绪就会平静下来。

>> 生活技巧: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尝试冥想。这样,你要么进入深度冥想,要么会入睡。不管结果是哪种都很好。

>> 我建议每天早上冥想一小时,因为少于一小时无法真正进入深度冥想。如果真的想尝试冥想,我建议以60天为周期,每天一小时,早上起来先冥想。大约60天后,你会厌倦倾听自己的心声。你应该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或者你已经听够了自己的心声,看穿了那些恐惧和问题。

>> 有没有哪一刻你意识到自己是可以控制对事物的理解的?我觉得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控制对一件事的理解和应对。

>> 注意力高度集中就像把自己从一个特定的框架中抽离出来,虽然你还保持着自己的思维,但你看问题的角度已经变了,是这样吗?

>> 冥想是屏蔽社会的噪声,倾听自己的声音。

只有以冥想本身为目的,冥想才会“起作用”。

徒步旅行是行走冥想。

写日记是书写冥想。

冲澡是意外冥想。

静坐是直接冥想。

选择自我塑造

>> 最了不起的超能力就是改变自我的能力。

>> 2007年,我在做什么,我感觉怎么样?2008年,我在做什么,我感觉怎么样?2009年,我在做什么,我感觉怎么样?

>> 想要拥有内心的平静,必须先拥有身体的平静。

>> 说“打算”,就是在拖延,就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不过,即使没有把想法付诸行动,至少也要对自己真实的心理活动保持觉知:“虽然我说我想做这件事,但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因为如果真的想,我早就去做了。”

>> 迅速采取行动,并对结果保持耐心。

>> 一旦决定去做,就要迅速采取行动,并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同时,要对结果保持耐心,因为你唯一能把握的只有自己,他人和外界环境都纷繁复杂、充满变数。

选择自我成长

>> 我觉得设定具体目标的做法并不科学。史考特·亚当斯有句名言:“要建立系统,而不是设定目标。”运用你的判断力确定什么样的环境有助于你茁壮成长,然后在周围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由此增加成功的概率。

>> 当前的环境会塑造大脑,但是聪明的大脑也可以选择和塑造未来的环境。

>> 但每一次的人生都不差。我做不到让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遂心如意,但我建立了自己的系统,确保不合心意的情况屈指可数。[4]

>> 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如果阅读的内容与他人相似,思考的东西就会和别人雷同?”

>> 但要从生活中获得回报,你需要做的并不是合群,而是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 你认为选择离经叛道是损失厌恶心理在起作用吗?因为一旦背离当前的轨道,你就不能确定是在朝着积极还是消极的结果发展,是吗?

>> 要想不借助自律而实现自我提升,你需要更新自我形象。

>> 即使是那些所谓“没有动力”的人,在打游戏的时候也会突然充满干劲儿

>> 认为动力是相对的,你只需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 流血流汗,埋头苦干,直面困难,这些都是一夜成名的必经之路。

>> 如果你要给子女传授一两条人生原则,这些原则会是什么?

>> 第一条原则是阅读,广泛地阅读。

>> 第二条原则是,掌握与阅读技巧相关的数学和说服技能。这两种技能有助于你在现实世界里活得游刃有余、畅行无阻。

>> 只需要知道基本的统计学、算术等就够了。你应该对统计学和概率了如指掌,烂熟于心。[8]

选择解放自己

>> 选择解放自己

最难的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你的价值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以前我对自由的定义是“随心所欲即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而现在,我追求的是内在的自由,“无忧无虑即自由”。

>> 给年轻时的自己一个建议:“做最真实的自己。”

伪装意味着要年复一年地(而不是几分钟)让自己身处烦心伤脑的关系和工作中。

>> 从期待中解脱出来

>> 勇气不是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而是不在乎别人怎么想。

>> 缺乏耐心,非常任性。

>> 珍惜自己的时间。你唯一真正拥有的就是时间。时间比金钱更重要,比朋友更重要,比什么都重要。你的时间就是你的一切。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

>> 从愤怒中解脱出来

>> 观察自己愤怒时的样子。愤怒就是对情况失去控制时的表现。愤怒是跟自己的契约,你同意让自己陷入身体、精神和情感的混乱,直到现实发生改变。[1]

>> 愤怒本身就是一种惩罚。一个愤怒的人试图把你的头摁到水下,但同时他也在溺水。

>> 一旦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无论好坏,你就再也不会让别人告诉你你该做什么了。

>> 一旦品尝到自由的滋味,你就再也不想被别人雇用了。

>> 从不受控制的思考中解脱出来

>> 忙碌的思绪会加速主观时间的流逝。

>> 我觉得大多数人最多也就是意识到,自己是一只竞争中的老鼠,仅此而已。

>> 现代斗争:

孤独的个体召唤出非人的意志力,进行断食、冥想、锻炼……对抗大批科学家和统计学家以充足的食物、药物和电子屏幕为武器制造出的垃圾食品、标题党新闻、无限的色情内容、无穷无尽的游戏、令人上瘾的毒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