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和阅读《纳瓦尔宝典》解放自己
H-健康:跑步4公里
A-心态:充满正能量
生活是一场精彩的冒险,每一步都充满着未知与惊喜,而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在见招拆招中成长。
有时候,我们为工作和生活而烦恼,可能只是被情绪扰乱了节奏。不妨先试着找到焦虑的源头,停下来想清楚自己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如果感觉压力过大,可以先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相对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完成后再继续。
人生这条路很长,与其过分焦虑,不如甩开包袱,果敢地迈出第一步。美好的未来,就是要一步步往前迈,一点点向上走。
I - 输入:阅读1本书
我今天分享的观点是解放自己
书中说:最难的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实你细想,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成年人”?不过是假装成熟的人多了,便有了对“成熟”的刻板定义。你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按自己的节奏去挑选、抉择、取舍。先想清楚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再一步步付诸行动,这才是对自己的坦诚。
你发现没?满大街都是被“成熟”框住的大人:二十岁的年轻人穿着不合身的西装挤地铁,开口就是“职场规则”“生存法则”,可眼底的空洞藏不住对生活的茫然。就像我认识的学妹小夏,妈妈说金融行业好就业、有前途,她便硬着头皮啃那些晦涩的《公司金融》,却总在深夜偷偷抹泪:“我其实更爱画画啊……握着画笔时,我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
曾经的我也是如此。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我把刚满6个月的小儿子送回老家让奶奶带,直到他2岁9个月才接回身边。可孩子见了我们像见了陌生人,不叫爸妈,不跟我们亲近,连话都不怎么会说。那一刻我像被泼了盆冷水,突然醒悟:我这么拼,到底是图什么?赚了钱却把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光弄丢了,我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还是只是怕被同龄人淘汰、怕落后于所谓的“标准人生”?
我总以为“想做的事”无比清晰——赚钱给家人好的生活。可现实给了我一记耳光:最痛的不是失败,而是“我这么努力,到底为了啥”的迷茫。 今年6月,有家我一直心仪的公司开高薪挖我去做财务经理,我果断拒绝了。因为今年我的目标很明确:不是赚很多钱,而是专心陪孩子度过3岁前的语言爆发期。我太清楚了,如果此刻又把时间全扑在工作上,错过的不仅是孩子咿呀学语的黄金期,更是再也回不来的亲子时光。有些东西,钱真的换不回。
所以啊,家人们,倘若此刻的你也在迷茫,不妨试着慢下来——关掉手机的提示音,泡杯热茶,坐在窗边发发呆。问问自己:“我有多久没为一件喜欢的事心跳加速了?”“如果明天就不用考虑钱,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我最想立刻去做什么?”这些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敢直面、敢畅想、敢迈出尝试的第一步,就是解放自己的开始。
这个世界从不会因为你“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格外优待你,但一定会因为你“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而为你亮起绿灯。那些发自内心的笑容、为热爱之事拼尽全力的模样,本身就自带光芒。
愿我们都能早点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不用跑太快追赶别人的脚步,不用装太累迎合世俗的标准,只要走得踏实、走得安心就好。毕竟,这漫长又珍贵的一生,本就该为自己而活。
O-输出:直播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