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艾灸基础知识『艾灸的概念和分类』

2018-01-31  本文已影响9人  d3746e15bf8d

公众号原文

艾灸基础知识『艾灸的概念和分类』

艾灸的概念


定义:艾灸,是将以艾绒为主材料制成的艾柱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熏烤、温熨,借艾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艾叶的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温补气血,驱寒除湿,扶正祛邪,达到防病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

艾灸疗法

艾灸古称灸焫(ruò音若)。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上说:“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焫,烧的意思。艾火烧灼谓之灸焫。扼要地说明了什么是灸法。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之一,属于祖国中医学范畴。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合称为针灸。

宋·李唐《灸艾图》

灸法的分类


灸疗法从远古发展到现在,已经有非常多的种类了,仅仅灸的取材就达到数十种之多,但是主要的原材料仍然是以艾绒为主。

灸法按取材分可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种。以下介绍艾灸法的主要分类。

灸法的分类

目前艾灸疗法的主流分类有以下四种:直接灸、间接灸、实按灸、悬灸。

1.直接灸

直接灸又叫着肤灸、明灸,是将艾柱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古代多用这种方法。根据灸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化脓灸(重直接灸)和非化脓灸(轻直接灸)两种。

直接灸

2.间接灸

间接灸也叫隔物灸,即利用其它药物将艾柱和穴位皮肤隔开施灸。这样可以避免灸伤皮肤而导致不必要的疼痛,另外,还可以借助隔物的药力,和艾柱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效果。根据隔物的不同可分为: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等。

隔姜灸

3.实按灸

用加药的艾条施灸。将药艾点燃后,垫上纸或布,乘热按于穴位上,使热气透达穴位深部。因临床需要不同,艾绒里加入的药物处方也不同,可分为: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百发神针等。

实按灸

4.悬灸

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离皮肤约3cm,灸5-10分钟,可使皮肤有温热感而又不至于灼伤皮肤。根据施灸时使用艾条的手法操作又可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艾灸基础知识『艾灸的概念和分类』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

想学习更多艾灸知识请

打开微信搜索公众号:xiaopinaijiu

或者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本人公众号

艾灸基础知识『艾灸的概念和分类』

公众号原文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