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说明天开始做,就现在!
在教科书上学到这句话——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成年后,发现这句话是在说我。每年年初为自己制定美好的计划,大刀阔斧,尽善尽美。但,到年终时,恍然惊觉做成的只有半数,对于这个只有五十分的成绩,我是相当不满,总是指责自己:没有意志力!我是个没用的人!没救了!
由此,对行动更加畏惧,肯定地判定自己就是爱空想,不付诸行动的没救的人。
好在,我遇到这本书。
图片来自网络作者认为:“给自己贴上“我真的不行”的标签是毫无意义的。更重要的是,一旦我们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之后,想要把这个标签摘下去就非常困难。”
贴负面标签对于我们能成为一个有力坚持的人有害无益。说得多了,潜意识就会相信自己不行,有了这种结果后,做类似的事情都要怀疑自己,更糟的是会彻底放弃。
书中举了大量的事例,读来轻松易懂。作者一直努力告诉我们:认可自己。
制定目标要降低行动的难度
有人在初学写作时规定自己每天一万字,在执行过程中,实际上没有一天能做到,反差实在太大,每天都处于痛苦的自责和纠结之中,不停地否定自己。
想让小孩子遇到问题想办法,第一次就要求能想出有理有据的解决方案来,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只要小朋友敢于说出想法,家长就要好好鼓励了。成年人和小孩子一样,最初的要求要低,关键是引导自己坚持做下去。
过高的目标本身就是极大的心里障碍,一个平常不运动的人要跑马拉松,平日不做饭的人打算一天做出满汉全席,细思极恐,只能寻找不能参加的理由。
作者强调: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循序渐进。
这个周如果能每天绕操场跑五圈,那么从下周开始增加一圈。最初开始行动,要制定这种易行而具体的计划,当然还要给坚持下去的自己准备一些奖励。
书中说到:培养新的行动习惯时,最多不要超过三个。如果想学习英语,每天只需要记三个单词。如果你想养成运动的习惯,每周只需要运动三次。
只有以自己为基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点一点地改变,才能坚持行动。
看到自己的认知偏差
有人写感恩日记一天,第二天忘记了,会觉得自己没有坚持,不是个能坚持的人。悲观的人会扩大这件事的负面影响:就是因为这样,我的工作也做不好;他们一定觉得我是个半途而废的人。
其实,事实只是:“写了一天,第二天忘记了。”其他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现在可以做的补救工作是,为保证以后能不忘记,写便利贴或是手机上制定提醒闹铃。
我悲观时,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完全忘记了自己有不少强项。有人总拿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弱项比较,导致出现极端的想法:“我干什么都不行。”事实是,你的书法很漂亮,她的口才很好,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
不管面对多么苦难的状况,都不要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正确看待目标达成度
如果你想完成100天计划,然而其间只做到40天,是不是就会全盘否定自己,激烈地抨击自己?如果做到67天呢?是不是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坚持下来,做得不完美,总之是失败。
“请对自己宽容一些,请多多鼓励自己。”
这是作者真诚的劝慰。让我们看到事实:我做到了40天,以前一天都没有啊,已经有进步了。我们可以争取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啊!
做不到,请原谅自己,不要给自己贴上“我不行”“我没有毅力”之类的负面标签,这种想法毫无建设性。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允许自己没做好;做不到,重新开始,如果还是失败,就再来一次。在行动中总结经验教训和适合自己的方法节奏,比坐那儿自怨自艾强百倍。
不在过去的事情中纠缠
一位同学失恋,分手一年多,还把自己放在失去男友的悲痛中难以自拔;我在不开心时,也会回忆以前不开心的经历,甚至穿越时空,把一桩桩难过悲伤屈辱的事情串起来。我也不想这样,理智时是这样说。但,思维困扰在里面,回忆那些痛苦的过往,会使我觉得我这前半生过得太不幸了。
“不管多么不愉快的事,它们都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并非存在于现实之中。”
回忆已经过去的不愉快,把现在的情绪也破坏了。一次次回忆,都在把以前的痛苦拿出来在咀嚼一回。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借助冥想和“实况转播”的方式。冥想,作者的建议很简单,闭上眼睛,将意识集中在“现在”上。“实况转播”,就是“将自己正在做得事情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在脑海中确认一遍”,可以排除过去和未来的干扰。
举个例子:洗衣服时,右手提起衣服,左手找口袋,然后放入口袋摸一摸,打开洗衣机盖子,将衣服放入洗衣机……
最后,奉上作者的请求,请不要说“从明天开始”。
从现在开始行动!脚踏实地地积累,专注于手头的事情上。
体验“我做到了”的喜悦,欢快地跳起来!满意地大声笑!
享受这成就感,认可自己!
2509-木槿-咏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