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陪你长大,你陪我迎战风雨
文/逗逗,图/花瓣网
01
广州的地铁,在上班高峰期时,犹如参与了一场人山人海的迁移,黑压压的人头在晃动。
而以神奇著称的三号线地铁,上车下车都不用自己走的,也就是:普通电脑上来变平板电脑,面包上来还原成面粉……
好不容易过了四趟地铁,我终于把自己放上去了,我旁边是一对母子,妈妈抱着宝宝,宝宝应该是4-6岁的年纪,扎着两根小辫子,粉嫩的小脸。
旁边还有一个略微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格外留心宝宝的脚下,我低头一看,才知道宝宝是踩在行李箱上,她的个子矮,在人潮拥挤中,看不到大人的脸,踩在行李箱上面就跟妈妈一样高了,也看得到方向。
地铁人太多,到站出站免不了推推搡搡的,妈妈小心翼翼护着宝宝,人站稳,车开动,妈妈便指着地铁的线路图教宝宝识字念字:广州东站,林和西,体育西路,珠江新城……宝宝便跟着妈妈念一遍:广州东站,林和西,体育西路,珠江新城……
“城”字宝宝读得不标准,妈妈还给纠正,“城市”的“城”。
都说要教孩子读书识字,而能够这么身体力行的,落实到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之中,真的很难能可贵。
教育,不是一天速成的,而是春风化雨的沁润,需要长久培养孩子的学习意识,把学习当成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
那些砸万金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学的,是否真的给予了孩子心里上需要的安全感,不得而知。
02
趁着人没那么拥挤,我跟他们搭讪,原来宝宝有6岁,这么早出发,是准备去演出,而妈妈是请假专门送宝宝过去的,旁边的老人家是爷爷,考虑到上班高峰期人太多,便一起陪同。
如果,你的成长中,需要妈妈一起出席,风里雨里,妈妈都能像一个将军般征战,因为你是妈妈想守护的宝贝啊。
妈妈跟宝宝开玩笑说:我们是挤地铁,不是坐地铁。
该怎么样告诉宝宝生活艰辛?爸妈上班辛苦不易?让宝宝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我想,不是在宝宝面前诉苦,也不是刻意美化生活的不易,而是让宝宝真实参与到父母的日常生活中,让她了解真实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爸妈不是超人,也有累的时候,也需要宝宝的一个拥抱。
爸爸妈妈为了赚钱养家,偶尔要加班,偶尔要出差,这是爸爸妈妈的常态,尽管如此,爸爸妈妈休息时,也想做一盘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出差回来也想买一套有趣的故事书给她,拿到奖金也想买一条漂亮的小裙子给她……
大多数父母,做得多说得少,他们只是跟孩子说:
你要好好读书,爸妈赚钱不易。可是,他们真的懂吗?爸妈哪里赚钱不容易了,不就上下班吗?爸妈工资也高啊,怎么就买不起一架钢琴给自己?
不是孩子不懂,而是父母总把生活最现实的一面掩盖了,孩子无从得知他们的美好生活,是谁在为他们买单,也不知道应该怎么体贴父母的不易。
该怪的,是父母隐瞒真相的良苦用心,还是孩子的天真不懂事?
03
转线时坐电梯上去,旁边的一个妈妈,小心翼翼地抱着宝宝,深怕被别人磕到碰到。
妈妈说:宝宝生病了,给他挂了专家号(目测挂号费30块钱以上),医生上班早,得尽快赶过去医院,不能错过诊疗的时间。
作为妈妈,和孩子心连心,在无法替孩子承受痛苦的时间里,她们总想给宝宝最好的治疗,在妈妈眼里,宝宝无小事。
在宝宝年幼不懂事的时候,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确实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是他们宠溺孩子,而是孩子还脆弱,身体抵抗力不足,无力抵挡这个世界一点点的入侵,而新手妈妈也在习惯“母亲”这个崭新的身份之中。
说妈妈是神经质过于敏感也好,说宝宝体质弱也罢,这一场与岁月比赛较真的成长中,每一个妈妈,都在慢慢修行,她们在学习着成为一个好妈妈。
而每一个宝宝,也在妈妈的疼爱中,懂得心疼妈妈的付出,享受着爱,茁壮成长。
不太喜欢悲情的亲情歌颂模式,唱着烛光里的妈妈,忧伤而沉重,如果,亲情可以少那么一丝丝的凝重,多几分亲昵的轻松相处,或许每个妈妈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吧,交心从来都不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多庆幸,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还没有离别的概念,享受着每一次被爱的开心和被惦记的幸福。
如果,最后注定会别离,那么,在别离到来之前,请忽略人间的世事无常,好好相爱一场,珍惜借到的三寸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