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读书笔记6|追求完美
2024-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青箬笠0
1.追求完美
我们通常认为追求完美是好的。书中指出,追求完美是一种极性思维,这种极性思维危害性很大,常面临两极选择,要么最好,要么最坏,容易丧失价值感。其实对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只要不是最好就是最怀,哪怕在一般人看来还不错的结果,对他们来说就是坏。就像那些成绩很好的学生,明明成绩挺好的,他们还不满意,还痛苦。
这样,只看结果,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收获。
2.积极体验
作者指出不应该追求完美,而应该追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体验,获得价值体验。
(1)认识追求幸福人生的意义。
探索自己生命中最需要的是什么。
工作、学习虽然很重要,工作、学习可以带给人快乐,并且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但实际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体验到这种最伟大的快乐?
大概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吧?
书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感觉书中写得有点空洞。也许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尝试,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放大强化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体验。
(2)重视学习过程本身
努力培养学生的求知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体验和价值体验。
哪怕再小的成功,都要强化它,引导学生去品味,用积极体验消解消极体验。
(3)及时表达爱与赏识
大家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成人,很多事看起来稀松平常,可在孩子那里其实很有分量。所以很多时候,也许老师觉得没什么,其实孩子做到,都需要鼓励。
不是我们不鼓励表扬孩子,可能是与孩子看问题角度不同。如果能够蹲下来,就会有新的发现。
(4)失去学习内在动机或学习兴趣的学生,找到自己想做能做的事,帮助他们获得学习过程本身的乐趣。
这有点难,从自己这学期的经验看,可以忽略他们做的不好的方面,降低要求,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完成任务及时鼓励表扬。